美国突然反应过来,轰-20的最终答案,和西方想的完全不一样? 美媒称在最近十年时间里,中国在新一代军用飞机研发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级的成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该机服役仅8年,就在装备数量上突破200架大关,年产量也超过了100架。这让外界普遍认为歼-20的最终产量将超过1000架,达到可以与F-35产量一较高下的水平。 与此同时,被坊间称为歼-35的解放军新一代隐身舰载机,其项目进展也是十分迅速。随着福建舰测试的稳步推进,距离中国同时列装两种隐身机的日子已经近在面前了。 毋庸置疑,歼-35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隐身机装备规模。再思量到中国世界第一工业规模带来的产能优势,我们在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隐身机装备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然比起歼-20、歼-35这些战斗机,《外交官》显然对另一型隐身军机的现状更加关心,那就是被外界称为轰-20的国产隐身战略轰炸机。 因为从2016年9月时任中国空军司令初次在采访中暗示轰-20的存在,到24年3月两会期间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在采访中否认新一代轰炸机存在“技术瓶颈”。有关轰-20的话题已经在网上流传了8年时间,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任何一条可靠信源披露有关该机的具体信息。 而且不要忘了,16年9月是解放军初次暗示轰-20的时间,并不是轰-20这一概念被提出的时间。 如果继承往前追溯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从歼-20首飞后的2011年开始,外界就已经有对中国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讨论了。 毕竟在歼-20曝光前,外界认为妨碍中国研制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大阻碍就是隐身涂料与隐身气动外形的相关设计。但歼-20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在这些领域并不存在技术问题,而这也意味着国产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研发理应水到渠成才对。 所以《外交官》认为,轰-20并不是没有开始研制或是在研制期间遇到了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而是在研制过程中,解放军对于轰-20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变革,导致设计单位不得不推倒重来。 说白了就是,在有关轰-20的传言刚开始在外界流传时,人们险些一致认为轰-20会采用和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样的飞翼布局。但现在,一些传言声称轰-20并不是中国版的B-2,而是采用了另一种气动构型,所以会和外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至于这一构型是什么?《外交官》当然不知道,外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连轰-20修改设计这个说法本身,也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佐证的。 不过在总结一下解放军对于轰-6轰炸机的升级改造后,“轰-20曾在设计过程中推倒重来”倒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因为只要回顾一下B-2轰炸机的研制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B-2之所以会强调隐身,是由于冷战时期美国空军在设计B-2时,希望该机能够在苏联境内持续活动,斩首苏军的高价值目的。 毕竟其时的远程制导武器的性能还不稳固,侦探能力也不如今天。临空轰炸是针对时敏目的效率最高的打击本领,而B-2就是执行这类使命的刺客。 但现在不一样了,遍布全球的卫星侦探网络与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让千里斩首时敏目的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以至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架挂载了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N轰炸机在打击1000公里外的某一目的时,其打击效率要比B-2高隐身突防轰炸高出不止一个层级。 很显然,技术的进步让轰炸机的自身性能与武器性能都不再是决定一场打击使命效率的核心因素,飞机与武器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能才是。B-2有B-2的问题,轰-6N有轰-6N的问题,而单纯地让轰-20模仿B-2,无疑会让解放军重蹈B-2覆辙,并不符合解放军御敌于千里之外的作战理念。 因此,如果轰-20的最初设计真的像不少人猜测的那样,是中国版的B-2轰炸机。那么在国产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服役后,解放军对于轰-20的需求势必会加入“能够发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一条,会导致设计推倒重来也就不意外了。 毕竟B-2轰炸机的长度在21米左右,推测弹舱长度更是只有不到7米。而哪怕是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鹰击-21空射弹道导弹都已经有9米长,国产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更是长达13米。 在这种情况下,让轰-20一边满足挂弹需求,一边继承采用类似B-2的飞翼构型,那么该机的团体尺寸会达到一个相当浮夸的水平,根本不具备量产可行性。 所以仅从气动构型的角度上来看,轰-20确实有可能经历过一次推倒重来。但修改后的成品是个什么样子,那就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在航空工业技术上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水平。轰-20作为一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轰炸机,不管变成什么样子,都必然会满足解放军的战略需求,给中美博弈带来重要影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29A061P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