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产影视出海有段位,那古偶剧,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早在五年前,中国古偶剧,就占据了东南亚影视的半壁江山。 泰国越南新加坡的视频平台,常年被中国古偶剧霸榜。 国产古偶之所以广受外国观众欢迎,原因有二。 一方面,古偶剧多造型精致,题材多样,文化属性强,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亚洲观众,有强吸引力。 另一方面,古偶多以仙侠架空等题材为主,故事性强,不仅叙事弘大,情节也引人入胜,尤其男女主的爱情故事,更抓观众眼球。 今年以来,还没看到有特别出圈的古偶剧,直到这部《柳舟记》。 很显着,《柳舟记》是下半年古偶剧憋出的大招。 在数据统计平台上,《柳舟记》豆瓣开分8.0,不仅占据飙升榜第一,还处在话题榜第一,全剧播放破5亿,拿到了15个播放热度日冠。 数据收割机,只是整部剧质量的一个侧写,在当下大剧频出的国剧市场,它大有黑马之势。 自从放出后,我紧着追了25集,才发现这部剧之所以爆火的三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古人的浪漫 与其他古偶剧一样,《柳舟记》也是架空的历史背景。 男主人公崔行舟是“淮阳王”,而他所属的国家名叫“大祈”。 虽然是架空历史,但显然,导演深谙中国式美学,尤其对中国古风审美和浪漫,极具考量。 故事的发生地,在江南水乡。 镜头中,这里山水环绕,河道交错,亭台楼阁间隐现着古老的韵味。 《柳舟记》从打开的那一刻开始,就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中国古韵,跃然于荧幕。 男女主居住的小屋和小镇,兼具清静感与人间烟火。 烟雨蒙蒙中,柳树依依,水面微澜,宛若一幅静谧的山水画。 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更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特有的优美与宁静。 要知道,为了塑造这样的场景,主创全部采用实景搭建,淮阳王府和崔宅的搭建面积超过15000多平方米。 所以,我们能看到王府的威严厉穆,崔宅的绿树成荫,桌椅的样式,灯笼的纹样,房间的格局,院落的部署……每一个不经意的点,都符合中国古文化的审美细节。 这统统潜移默化,让每一个观众,都有了十足的沉浸感。 景是如此,景中人亦是如此。 饰演柳眠棠的王楚然,本就是符合中式审美的演员。加之,剧中对服饰装束颇为考究。 寻常女性的普通服饰,都以淡色为主,女主平时出行,衣物色彩都素雅清新如山泉,自然流露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舒服感。 从审美上看,导演借鉴了宋代女性的装束,装扮普遍具有清逸美,剪裁修长合身,用料考究,色调柔和。 所有的女性,远看气质清新典雅,近看生存情调浓厚,古韵味十足。 男性服饰的细节也没有漏掉。 柳眠棠给崔行舟绣厚衣斗篷的时间,图案中有一只鸟。 崔行舟见状,赶忙脱下来,说:从商的人不能穿仙鹤。 由于当时,只有官服上,才能绣仙鹤这样的图案。 柳眠棠也赶忙解释,这不外是一只老鹰罢了,崔行舟这才欣然披上。 由于崔行舟有两重身份,所以每次我们都能从服饰,看到他身份的变化。 陪着柳眠棠当“崔九”的时间,他常身穿平民的交领衣,而成为“淮阳王”的时间,常身穿圆领官袍。 且不同衣物的质感,也有不同,十分讲究。 由于柳眠棠做瓷器生意,片中的瓷器,也都经过严格考究,从商会到民窑官窑,从底款到釉面,事无巨细,精美绝伦。 不外,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封《婚书》的措辞。 由于崔行舟和柳眠棠假扮夫妻,所以谎称婚书丢失。 于是柳眠棠找来上好的锦帛,要求重新写一封婚书。 从婚书中,根本也证实了背景参照宋朝的究竟,由于“言念蠲豆笾之荐,聿修宗事之严,躬井臼之劳,尚赖素风之旧”是典型的宋朝婚书开头。 意思大概就是,恪守典礼规范和谨慎礼仪,亲自操持订婚。 后面的“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一句含有两个典故,真是字字珠玑、句句典雅,把老祖宗深入骨髓的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 配上字体隽永的书法,看得出,《柳舟记》导演做足了中国式审美和美学的功课,将“统统景语皆情语”的中式美学,演绎到了极致。 第二个秘密双面双谍中的人物发展 看完《柳舟记》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套路化的古偶故事。 在剧作结构上,《柳舟记》更类似于古风版《楚门的世界》。 由于崔行舟和柳眠棠这对夫妻,都有双重身份,所以说是古偶版《史密斯夫妇》也不为过。 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俩却拥有险些雷同的特质:双商在线、敢爱敢恨、快乐生存、积极搞奇迹。 从这部架空古偶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内核。 相比于崔行舟“淮南王”的身份,《柳舟记》对柳眠棠人物发展的出现,更具先锋意义。 在柳眠棠身上,既有女性意识觉醒的独立,也有女性独当一面,积极搞奇迹,强势面对人生和社会考验的性格。 那种不依附不自轻,不卑不亢的生存姿态,是时下所有女孩应该追求,且应该具备的人格。 柳眠棠,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 她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过人才学。 虽然失去了记忆,但自从到了小院,就从未想过,要靠崔行舟来“养活”。 她不甘于每天困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听丈夫说自己家是做瓷器生意,又为了看病散尽家财,于是毅然站出来,准备赚钱补贴家用,趁便扛起丈夫这个“纨绔”。 她有十足的商业头脑。 旺铺盘不下,她略施小计,在想要盘下的铺子旁边,埋下一间小门面做起了“白事”生意,只用了70两,就买下两间铺面,并打通一处,一举两得。 她不畏强权,敢于冲破封建专断。 要做瓷器生意,就要进商会,可商会由本地大佬把持,且不容许女人进入。 柳眠棠巧妙探知,商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并通过买地卖地的操纵,引起商会内部嫌隙,并趁机进入商会,成了商会中唯一的女东家。 她敢爱敢恨,善于学习。 一本关于穴位的书,她能时刻学以致用,甚至拿来对付歹徒,可以说有勇有谋。 对自己的丈夫崔行舟,她从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话都说出来,时刻暴露心迹。 尤其得知丈夫要从军报国的时间,她毅然决然当掉家产,跟着丈夫西行参军,做起了后勤保障,拥有极为强大的执行力。 在担当大女主的同时,柳眠棠也拥有细腻的情感和超高的情商。 在判断出崔行舟由于“下棋”的事而烦恼的时间,她不是在旁焦躁抱怨,而是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代价。 还通过在河边用围棋子打水漂的方法,乐成“安慰”丈夫走出心结,可以说是崔行舟的情感导师了。 无论是爱情主线,还是经商副本,柳眠棠都是当下女性的榜样。 看到这里才了解到,《柳舟记》表面上是大男主的爱情记录,实际上却是大女主的婚姻心法。 怪不得标题中,“柳眠棠”的“柳”,要在“崔行舟”的“舟”前面。 “柳舟”,才是柳眠棠这个“女土匪”的反客为主。 也正由于她这些突出的特质,让淮阳王崔行舟,再也离不开这个“小女人”柳眠棠。 第三个秘密棋逢对手下的幽默 《柳舟记》涉及的元素很多。 除了人物的发展,还有爱情武侠,宫廷权谋,动作悬疑等等。 不外,归根结底,它是一部具有幽默属性的古偶剧。 既然在暑期上线,轻松的氛围是不能少的,在严厉命题下,《柳舟记》的搞笑功力,丝毫不输其他笑剧。 不仅特别会抖包袱,剧中每个人物都特别有梗,有时间还有不少意外惊喜,让人笑出腹肌。 拿崔行舟来说,张晚意真是用自己的演技,把搞笑演的没有痕迹又自然,就像天生吃搞笑饭的笑剧人。 作为淮阳王,明知自己跟柳眠棠是逢场作戏。 但在一声声“夫君”中迷失自我,常常嘴硬,身材却很诚实,总是不自发跟手下人强调,要把“柳眠棠称作夫人”。 平时行事,由于位高权重,所以崔行舟总喜欢“端着”。 但往往这种“端着”,让他在有些情况下一秒破功,让观众笑出猪叫。 比如被柳眠棠发现同房端倪,必要张弛饰演的赵泉打圆场,赵泉无奈,只能暗示柳眠棠,崔行舟有身材问题。 效果第二天,柳眠棠就炖了一盘子生蚝,给崔行舟打包送去。 崔行舟气不打一出来,又无话可说,又傲娇又受伤的表情,真是笑死人。 直到他在马车上吼出那句“我身材好得很”,观众才知道,他憋了有多久。 比如,崔行舟被隔壁邻居骂“小白脸”,一瞬间红温。 堂堂王爷,在自家院子里,跟别人脸对脸骂上了街,两人吐沫星子乱溅差点动手,看得一边的柳眠棠,笑都要憋不住了。 再比如,柳眠棠买了一件好看的肚兜,穿给崔行舟看的时间,虽然两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一溜烟跑到了卧室外,才大口喘气。 这些小幽默,跟剧情融合,总能让人会心一笑,看得轻松愉快。 除了崔行舟,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自带笑点,看一集电视剧,笑点能有100个。 柳眠棠,就是一根筋,总是一个劲儿追问让人难以招架。 崔行舟本来要进门审问柳眠棠,没想到被柳眠棠一招刨根问底反客为主,自己倒成了被审问的对象。 曾经吹下的牛逼,只能用“王爷爆改纨绔”这一个方法去解决了。 李妈妈,也是个欠好当的“乙方”。 为了给崔行舟圆谎,常常撒谎随口就来,完事儿就对着氛围拜鬼求神,希望被原谅。 口头禅“作孽啊”就是给自己赎罪。 尤其是涉及到子瑜和芸儿的男女关系上,一会是“姘头”,一会是“姘头的姘头”,真是张口就来,看得人啼笑皆非。 赵泉,简直就是《柳舟记》的笑点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