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库尔斯克的俄军发动了局部反攻,我们也来聊聊这场战事。 一开始,俄军的攻势为小规模试探性质,时间从9月9日开始,地点在科列涅沃镇以南的乌军霸占区。 当天上午,驻守于科列涅沃镇的第106空降师第51空降团忽然出动了一支加强连级突击队南下,沿着道路冲向6公里外的斯纳戈斯特村(战前人口约500人)。 这个村子不大不小,因为在公路、河流交汇处,所以算个小枢纽,乌军霸占这一区域主要是为了侧击科列涅沃镇。 但在科镇始终不能吃下,而乌军又不得不重组整备的背景下,它在斯纳戈斯特村为核心的这些村庄便撤出了野战主力,只留下领土防卫部队据守。 俄军在侦察到乌军在该区域的军力空虚之后,选择以一个连的军力发动机械化突袭,乌军因为撤出了野战军力,主要炮火资源也不在这边,所以未能在俄军冲击过程中给予其有用杀伤。 待俄军冲入斯纳戈斯特村内后,该村的乌守军估计只有排级,显然不是空降兵的对手,大约有一个班的乌军被俘,别的乌军或被击毙,或四散而逃。 从9月9日到11日,这个连在斯纳戈斯特村守了3天,乌军的反击强度不大;俄军大部队遂南下策应,另外第155海军步兵旅也在西侧发动攻击,乌军守军军力极少,同样不敌。 因此到9月12日时,俄国防部一口气通报霸占了10个村子,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9个村子外,俄军还趁势向东掩杀,控制了奥布霍夫卡(战前人口近300人)。 在俄国防部的通报顺序中,上述10个村庄的大抵位置如下图,当然这不是霸占的时间先后顺序,咱们只是简单标明下以帮助明白。 随后几天,俄国防部再度宣称,控制了乌斯别诺夫卡 (上图再的11号点,战前人口约70人); 另外俄军在苏贾南方的D区,控制了博尔基,这属于当面俄军的常规攻防活动,咱们就不在这里分析了。 至此,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俄军在A区南侧通过反攻霸占了11个定居点,压缩了库尔斯克大约六分之一的乌控区。 俄军反攻霸占的区域,即以斯纳戈斯特村为核心的原乌军阵地,其实只是其侧翼的警戒阵地。 只是单纯地丢掉这里,尚在乌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究竟真要认真守备的话,乌军在斯村不至于就放那点军力。 但是俄军空降军和海军步兵的动作很快,在吃掉斯村后继续向东扫进,又霸占了奥布霍夫卡(战前人口近300人),这就不妙了。 这个定居点稍大,按照俄乌两军的传统攻防规律,俄军吃前面那一坨得一段时间,待警戒阵地拖住俄军之际,乌军增援军力就该到奥布霍夫卡村一线据守布防了,但因为俄军动作快的缘故,这个点轻松易手。 既然能霸占奥村,俄空降军索性直接向柳比莫夫卡至边境一线展开攻击。 自柳比莫夫卡(战前人口560人)以南至边境,还有托尔斯泰-卢格 (战前人口130余人)、波克罗夫斯基 (战前人口约20人)、下克林(几乎为无人村)、达里诺(战前人口140人)、尼古拉耶沃-达里诺(战前人口150余人)等几个村庄。 这些村庄也不大,但却是乌军跨境最先霸占的区域,所以其巩固状态较好,而且再丢掉此线的话,对于乌军继续跨境作战的影响就不好了。 尤其柳比莫夫卡这个村庄稍大,它同时还是乌军进攻科列涅沃镇的火线基地,一旦把这里丢了,后果比力严重。 所以乌军出动空突部队为主的主力,据守此线,俄军在冲击过程中终于出现了战损,空降军的一些战车被摧毁于突击过程中。 很显然,俄军对柳比莫夫卡的突击是暂时遭遇波折的。 但其兵锋在指向达里诺(战前人口140人)、尼古拉耶沃-达里诺(战前人口150余人),并在此处交战数日后,据称已将这两个村庄霸占,并进一步向斯维尔德利科沃方向攻击。 这在后续会对乌军的补给线造成很大影响,使得俄军的局部反攻渐具战略性意义,不过俄国防部还没有确认这方面的控制,我们就先谈到这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22A027T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