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举世时报11月18日报道,印度当局发表声明,称成功试射一枚国产远程高超音速导弹,从而使其跻身于掌握这种先辈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声明提到,该导弹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构造同相关行业合作同伴共同研制,可以将有效载荷投送到1500公里外,“飞行数据证实该导弹实现了成功的末段机动和高度精准地命中”。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社交媒体上,称赞这次试验是“历史性成就”。 要知道,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美国都反复栽跟头,接二连三试射失败。我们为研制高超音速武器,还专门建造多型先辈高超音速风洞,才掌握其气动特性。而印度初次试射就取得成功,在底子设施落伍情况下迎头赶上,那确实了不起。 然而,直到外界细看印度媒体发布的高超音速导弹照片和试射现场视频后,顿时都沉默了——这真的是高超音速导弹吗? 关于高超音速导弹,常规界说是飞行速度到达5倍音速以上,同时具备极强机动性能,能够在大气层内快速变轨,从而使敌方极难防御。现行高超音速武器有两条技术路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前者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是各国研发首选方向。其特点就是接纳两级结构,助推火箭加速到预定高度和速度区间,随后战斗部脱离,在大气层内机动滑翔到预定目标。所以,通常搭配双锥体弹头或是乘波体弹头。 而印度此次试射导弹,虽然也是两级结构,但战斗部外形实在太奇怪,不是我们认识的双锥体或乘波体弹头,而是一枚有着大尺寸弹翼的常规布局导弹,怎么看都像是放大版、带有边条翼的空对空导弹,显然就不是高超音速滑翔器。这是什么“黑科技”? 毕竟,高超音速导弹可不需要这么大控制翼面,气动效率都过剩了。这可不是什么功德,会导致导弹在高超音速飞行中安定性不足,稍有一丁点加工瑕疵就修正不过来。比如,弹翼表面喷漆,一点不均匀,就要跑偏。 那难不成印度一步到位,直接实现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吗?这就需要掌握难度极高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无论是美国X-51“乘波者”高超音速武器,还是俄罗斯“锆石”高超音速武器,都与印度这个外形特征相去甚远,显然也不可能。 说到这里,技术层面,印度高超音速武器已经很抽象了,然而实操层面,还有更抽象的。导弹试射点火后,发射筒前盖居然没正常打开或是破碎,而是被导弹顶着一起升空,恰似印度飞饼,很有印度特色。 要知道,发射导弹开启发射筒盖技术,根本不是啥高精尖玩意,而是已经成熟几十年,都快熟透的技术。无论是燃气开盖、激波开盖、爆破开盖、弹头冲击开盖,还是最简单的机械开盖,都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即便印度没有自研能力,从欧美购买成熟方案都不难办到。结果还是出现“飞饼导弹”,只能说印度军工生产可靠性低下到令人发指。 固然,既然是试射,出一些事故倒也正常。最抽象的是,印度方面居然认为这样的试射是成功的。或许,印度标准可能是,飞出筒子就算成功?若是如此,我想我们找到“布朗运动”弹的成因了。 不过,对印度人而言,既然“烈火”导弹可以是洲际导弹,那此次试射算作高超音速导弹又何尝不可。说白了,此次印度大概率又是在搞“四舍五入”花活,重新界说高超音速武器,强行实现“中国行,我也行”。所以,印度高超音速武器你先别管质量如何,就说有没有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20A032C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