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迁都计划正式落地。这一刻,佐科·维多多的名字注定被铭刻在印尼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总统,他终于实现了历任领导人梦寐以求却未曾完成的壮举:将雅加达的都城职位彻底取消,让这座千万人口的超大都会成为历史中的“前都城”。与此同时,一座崭新的都会——努山塔拉,正从婆罗洲茂密的原始雨林中徐徐崛起,承载着印尼崛起的愿景。 表面上,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充满了对未来的等待:耗资466万印尼盾比打造的零排放新城,预计容纳190万人生活与工作。然而,迁都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现实。雅加达,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都会,却被遗留在每年下沉6厘米的泥沼中,和它的上千万住民一起面临洪水与海水倒灌的无尽威胁。 迁都,是一场解决问题的大胆实验,还是简单地逃避?印尼政府究竟能否兑现对未来的承诺?留在原地的雅加达人和被迫迁徙的雨林土著又该如何面临自己的命运?在这场耗资巨大的国家计划中,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 雅加达:下沉之城的困境在印尼千岛之国的版图上,雅加达的名字承载着繁华与荣耀。这座拥有凌驾千万人口的都会,是印尼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央。但这样的光环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危机与无法挽回的衰退。在过去几十年里,雅加达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成为天下上下沉速率最快的都会之一。据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的研究,雅加达北部沿海地域的下沉速率每年高达27厘米,全市平均每年下沉6厘米。而北部沿海地域如今已低于海平面约4米,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会进一步攀升,届时全市26.86%的面积将被海水吞没。 假如这一趋势无法得到遏制,2050年的雅加达或将有凌驾35%的土地沉入海底。这并非危言耸听,2007年,一场席卷雅加达的洪涝灾难让50万人流浪失所,也让全天下看到了这座都会的脆弱与失控。政府不得不寻求荷兰专家的资助,共同策划了名为“大加鲁达”计划的自救工程。该项目包括建立40公里长、24米高的巨型海堤,并在海上打造一座包含17个人工岛屿的新都市。然而,这一被寄予厚望的计划最终因资金短缺和执行不力而停滞至今,直至2024年再度被提起。 雅加达的下沉并非单一的自然灾难,而是人类运动长期累积的后果。地下水开采的泛滥是罪魁罪魁之一。据2024年雅加达市政府的调查,在市中央的一条主干道上,有56处建筑正在非法开采地下水,其中不少为大型商业设施。事实上,雅加达60%的住民只能依靠地下水满足日常用水需求,而市政自来水仅能覆盖40%的人口。更糟糕的是,雅加达本应丰富的河道水资源也因垃圾污染和非法排污问题几近枯竭。 都会的13条主要河道早已成为垃圾漂流的通道,进一步加剧了洪水和海水倒灌的风险。河道污染迫使住民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固然政府多次承诺加强水资源管理,但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复杂协调的改革往往被优先搁置,而更具象征意义的工程项目则容易获得青睐。最终,迁都似乎成了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新都城的空想与代价迁都的选择固然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雅加达的负担,但这场被称为“历史性”的计划却充满争议。新的都城“奴山塔拉”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一片原始雨林中。根据规划,这座都会将覆盖25万公顷的土地,居住190万人,并计划于2045年全面完工。然而,这一壮举的代价是大面积原始森林的消失以及土著住民的流浪失所。新都城的建立势必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而印尼政府在承诺赔偿土著住民时,要求其提供土地所有权证明,这无疑增长了他们获得赔偿的难度。 尽管云云,迁都仍被佐科视为印尼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爪哇岛以占全国6.6%的面积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包括加里曼丹岛在内的中东部岛屿仅贡献17%。通过迁都,佐科希望带动东部地域的基础设施建立和投资流入,减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但现实是,这一目的须要依靠高达81%的外资支持,其可持续性仍然存疑。 迁都对印尼来说,是一场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收益的赌博。新都城的建成将成为佐科总统任内最大的政绩,而迁都背后的“服从”与“象征性”则更像是一场展示给国际社会的形象工程。对于平凡雅加达人而言,迁都未能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雅加达的衰败。 新都城的规划固然描绘了一个零排放都会的未来,但在全球天气变化和印尼国内资源分配矛盾的双重压力下,这一愿景实现的可能性并不高。而雅加达的问题也远未得到解决,如何打破恶性循环、根治水资源危机,将是未来任何一任政府无法回避的挑战。 谁走谁留?印尼政府明确表示,计划迁往新都城努桑塔拉的并非所有雅加达住民,而是以政府官员及公务职员为主。据估计,首批迁徙的约为16万人,其中包括总统、内阁成员、国会议员以及关键政府部门的工作职员。新都城的核心区域将以行政功能为重点,围绕政府大楼、总统府、国会大厦等设施规划。这一决定意味着,平凡雅加达住民的迁徙需求暂未被纳入政府计划。 对于未能迁入努桑塔拉的雅加达住民,他们的生活仍需在这座老化且问题重重的都会中继续。雅加达常年受到洪水、地面下沉、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迁都计划并未为这些问题提供直接解决方案。事实上,许多专家担忧,随着政府职能核心的外迁,雅加达可能面临“被遗弃”的风险,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投资或将进一步减少,使当地住民的生活质量恶化。 此外,迁都计划的推进可能带来新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对于能够迁入新都城的公务职员来说,他们将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而留下来的大多数雅加达住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则可能被边缘化,继续面临都会治理失败带来的严肃挑战。 无奈之余是否仍有希望迁都是印尼历史上的紧张篇章,也是佐科留给后人的复杂遗产。无论是雅加达的沉沦,还是新都城的崛起,背后都折射出这个发展中大国在资源分配、环境保护与经济平衡之间的困境。雅加达人在水泥与垃圾中等待命运的裁决,而新都城的未来仍笼罩在争议与不确定之中。 大概,迁都是对国家发展的一次豪赌,但它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无论新都城多么繁华,留在雅加达的千万人依然须要面临那些未被解决的危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212A02SM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