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俄罗斯的结局

2025-1-22 14:52| 发布者:admin| 查看:47| 评论:0

摘要:俄罗斯这个国家其实挺魔幻的,从沙皇到主席到总统,从帝国到同盟再到联邦制国家,500多年的时间里风俗性崩溃,又总能在亡国的边缘上触发斯拉夫民族的被动属性。巅峰时期压制整个西方,落魄的时间被波兰打进了克里姆

俄罗斯这个国家其实挺魔幻的,从沙皇到主席到总统,从帝国到同盟再到联邦制国家,500多年的时间里风俗性崩溃,又总能在亡国的边缘上触发斯拉夫民族的被动属性。

巅峰时期压制整个西方,落魄的时间被波兰打进了克里姆林宫,被法国推平了莫斯科,被德国按在斯大林格勒一顿猛锤。

斯拉夫人的神奇就在于,你觉得它要完了,它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即便到了20世纪,他们拿的还是几百年前的剧本。

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俄罗斯也在叶利钦的骚操作下,从超级大国混到了几乎崩溃的地步。经济上被团结了西方资源的寡头们轮番打劫,军事上被车臣悍匪折麽的怀疑人生。

俄罗斯人对叶利钦的唯一好评,就是提前把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国家交给了普京,俄罗斯也重新回到了那个能人治国的运行模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宿命就是只有当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到达极点时,他们才能找到一条自我拯救的方法。

但这一次,命运的磨练似乎更加复杂。

表面上看,普京的战略目标正在达成,乌克兰进不去北约还被切走了大片土地,但实际上俄乌冲突已经演变成西方天下与俄罗斯的恒久对抗,俄国人的将来是一场看不头的战争、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和国内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以是大家普遍怀疑,它还能不能再一次从抢救台上走下来?

那这一期的问题就来了,俄乌战争将会如何收场?俄罗斯到底能不能抗住西方的恒久制裁?普京之后,俄罗斯又会不会二次解体呢?

01

众所周知,俄乌打了三年多,两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乌克兰那边被打的稀烂,全国30%的电力被摧毁,乌东一半以上的建筑成了废墟,大概有800多万人跑到了欧洲,光是重建成本就凌驾了4800亿美元。

而俄罗斯付出的代价同样沉重,三年下来动员兵力凌驾了30万,阵亡和重伤的人数接近10万,这还没算上瓦格纳的雇佣军和朝鲜的特种部队。

更重要的是,西方的经济制裁已经导致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减少了近40%。克里姆林宫不得不把公共支出转移到国防预算上,国内看着平静,但实际上已经快要绷不住了。

大家要知道,普京之以是能够执政二十多年,主要依靠的是两大支柱:一是能源出口带来的经济增长,二是“给他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样的宏大叙事。

俄罗斯人支持普京,那是因为自打普京解决掉了国内寡头,石油、矿产资源重归国有,俄罗斯的经济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老百姓也享受到了资产升值和工资加倍的改革红利。

十几年的时间里,普京先是折服了格鲁吉亚,又出奇谋拿回了克里米亚,还在叙利亚的战场上教反政府武装做人,当时俄国人的普遍感受是,帝国的荣光又返来了。

但自打俄乌开战拖到如今,这两根柱子开始动摇。

2022年俄罗斯经济萎缩了1.2%,2023年出现反弹,增长了3.6%,2024年预计增长3.9%,团体数据委曲能看,但军费开支增一连翻倍,2023年是6万亿卢布,2024年就凌驾了10万亿,占到总支出的30%。

卢布这几年对美元贬值了29%,老百姓的名义工资在涨但实际购买力是在降落,俄罗斯央行把基准利率都提高到了21%,但还是压不住通胀,以是也就能理解,为啥没人再讲俄罗斯越打越富的段子了,如果不是印度给毛子疯狂输血,他们国内的经济大概早就崩了。

另外,首都保卫战可以触发俄国人的战斗属性,但跑到别人的地盘堵枪眼儿完满是另一回事了。

俄军战场拉胯已经被反复证明,自打入侵乌克兰,国内就有不少反对声音,虽然政府加强了媒体舆论控制,抓了不少刁民,老百姓上街的次数少了,但不代表国内的反战情绪就消失了。

2023年的秋季大动员就引爆了多个城市的抗议活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想尽办法地往国外跑,偏远地区的农民跑不掉结果被大量征招,俄罗斯的城市没受啥影响,但农村劳动力实际已经严重不足了。

俄罗斯的兵源一直都有问题,以前是靠瓦格纳雇佣军啃碉堡,如今换成了朝鲜特种部队趟地雷,这倒不是说俄罗斯的正规军不能打,主要是国内没办法承受那么高的伤亡代价。

以是很明显,普京是没办法担当吞下的地盘再给吐出去,它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国内的信任,而胜利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向国内的老百姓证明,统统牺牲没有白费,大家吃了几年的土,换来的是几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扩展,逻辑上倒也没啥毛病。

可以说,俄乌战争已经变成了资源对耗的拉锯战,乌军那边消耗严重,能扛多久完全要看北约的支持力度;俄罗斯的体量优势明显,但国内经济也没办法一直这么消耗下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上台算是给了两边一个台阶。

要知道,川子是商人对乌克兰战争没啥兴趣,他不止一次再媒体上公开喊话,要在上任后的24小时内结束战争,虽然没啥具体筹划,但确实让大家看到了停战的希望。

对特朗普来说,促成一场和平协议不仅能为自己增加政治资源,还可以减少美国在战争中的财政投入,甚至修复与普京的关系,用乌克兰的土地去互换更多的地缘利益,用商人的眼光去看这件事,川子这次赢大了!

02

那问题就来了,川普的智囊团会以什么条件促成俄乌两边暂时停火呢?

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尽大概地牺牲乌克兰来满足普京的政治需求。比如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顿巴斯地区维持“特殊自治”,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并逐步解除对俄罗斯的部分经济制裁。

这份条约基本上就是把乌克兰给卖了,普京可以担当,因为克里米亚的归属是俄罗斯大国的象征,顿巴斯自治意味着俄国人的影响力还在。更重要的,是解除部分制裁也能经济缓上来一口气,俄油、俄气又能舒畅地卖给欧洲了。

而乌克兰那边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开战三年多,年轻劳动力损失了一泰半,国家还欠了1000多亿的外债,他们已经把从土地到能源再到电网等一系列优质资产,几乎全部抵押给了美国的资源集团,将来三代人都得积极工作去还西方天下的债。

如果担当条款,那乌克兰国内肯定就要炸,弄不好就是橙色革命3.0,泽连斯基就得背上一个卖国罪流亡海外,这是无论哪一届政府都没办法担当的。

以是俄乌会谈,但大概是什么也谈不下来,两边很大概会像南北朝鲜一样维持一个随时会打又没办法去打的僵持局面。

这种停战更像是一种武装休战,而不是真正的和平,反而还给了乌克兰和欧洲喘息的时机,等到川子下台换上来个民主党总统,那俄乌战争还得接着去打。

停战协议可以暂时缓解两边压力,但实际上是给俄罗斯埋了雷,恒久的军事对峙也就意味着高强度的兵力部署,军费开支和国防预算仍然会挤压俄罗斯国内的民生和基础投资,即是是把急症拖成了慢性病,俄罗斯的经济将恒久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制裁的问题同样没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俄罗斯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自苏联解体到普京上台,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很不彻底,以前还能卖点军火,但如今除了卖油,好像再没有什么工业产品能够拿得出手。

战前,能源出口占到俄罗斯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财政收入的40%,欧洲是俄罗斯最大的买家,占到俄气出口量的70%。

但自2022年起,欧洲开始系统性减少对俄能源的依赖,宁肯加钱去买美国和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也不想再被俄油、俄气卡脖子。

2024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已经降落到了战前的五分之一,只能通过增加对印度出口来弥补缺口。

但印度是啥人性啊?他们以前在军火上被大鹅坑,如“今优势在我”肯定是要连本带息地坑返来,印度把俄气价格压得很低,至少比欧洲便宜了40%左右,搞的俄罗斯基本上就是卡着成本线在卖,能源收入大幅减少了28%以上。

2023年,俄罗斯的财政赤字高达2.3万亿卢布,约占GDP的1.8%;2024年有所好转,但也不会低于2万亿。

虽然停战可以换来能源出口,但欧洲已经不再是三年前的欧洲,德国在去工业化,法国政党是一盘散沙,各国都在急转向右,俄罗斯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欧洲这个赚钱市场。

另外,西方针对俄罗斯的科技禁运和金融制裁不会容易解除。

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严重依赖外国进口,这倒不是因为西方制裁和战争影响,而是从苏联解体之后就已经形成了。

要知道,苏联时代的工业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基本无视老百姓的生存需求,再加上苏联分家把工业体系也给分了,叶利钦和普京又甩卖了两次国有企业,如今的俄罗斯已经完全放弃了苦哈哈的民族工业,只能通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来弥补本土制造企业的短板。

数据显示,在2021年俄罗斯的制造业中,凌驾60%的高端零部件依赖进口,尤其是在航空、汽车和精密机器领域。而技术封锁又让这种依赖敏捷转化为制造危机。

咱们就拿汽车工业举例,战争初期,德国博世和日本丰田等国际供应商撤出俄罗斯市场,直接导致俄罗斯汽车产量暴跌80%。

只管俄罗斯试图通过国产替代和与中国合作来恢复生产,但效果非常有限。2023年,俄罗斯的“拉达”汽车重新上线了一款去掉了ABS、气囊甚至主动变速箱的丐版车型,直接让俄罗斯的造车技术倒退了二十多年。

还有军事领域和民航,俄罗斯的高精度制导武器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民航公司的飞机主要来自波音和空客,西方的制裁切断了高端芯片和飞机零部件的供应,俄罗斯就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拿老旧零件替换缺失的部分。

这种临时性解决方案虽然在短期时间内还能委曲应付,但从恒久来看,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工业产品都会出现老化和安全隐患,涉及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金融制裁同样让俄罗斯非常酸爽。

大家不要以为美国人搞的那个SWIFT国际支付系统可有可无,但实际上,俄罗斯的双边贸易、本币互换还是要以美元作为参照物。

也就是说,以前和俄罗斯做生意只要用美元算一遍就好了,但在踢出SWIFT系统之后,需要先算一遍卢布兑美元的汇率,再用美元换算其他货币,即是跨境结算的服从变低了,贸易的成本变高了。

卢布如今是个啥情况,大家心里也有数,开战初期俄罗斯政府还能稳定一下货币,但如今明显是有点控制不住了,卢布兑美元的官方汇率已经从战前的70:1贬值凌驾了100:1,黑市兑换的价格大概高达400到600。

以是看着好像是印度在能源上占了大便宜,但实际上是在用汇率给俄罗斯输血,因为卢布这玩意儿除了石油啥也买不了,弄不好就是一张废纸,也难怪聪明的网友想要尝试人民币、卢布、美元三角循环的剪羊毛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几乎没有经济转型的大概。

西方的科技制裁锁死了工业上限,能源出口的萎缩让财政没办法支持大规模的投资筹划,而200多万的技术人才流失又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的科技创新能力。

西方的制裁有点儿像钝刀子腊肉,他们并不想过分刺激大鹅逼着对方掀桌子,而是要把俄罗斯的拖死,彻底改造成一个半工业化的经济体,只能出口能源和原质料委曲维持运营,逐渐失去大国竞争地位。因为一个半死不活的俄罗斯才是一个好的俄罗斯。

这种癌细胞扩散的方式要比战争失败更有威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恒久发展和社会稳定。

普京大概明白,战争的停火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但解除制裁的条件恐怕是永远也没办法担当的。欧美需要的是一个西方资源控制下的加油站,而不是随时都能反抗一下的拥核国家。

实际上,普京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果制裁不能完全解除,那俄国人将面对一个没技术、没市场、没有将来的国家,这样的困局又能支撑得了多长时间呢?

03

从历史上来看,停战协议只是推迟了战争时间,很难解决根本问题。南北朝鲜僵持了70多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间接助攻了帝国崩溃,伊拉克战争又让美国陷入债务的泥潭。

对于俄罗斯来说,特朗普的停战方案虽然能为普京带来一场“体面的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只是在为更大的危机争取时间。

军事对峙和经济制裁将恒久压制俄罗斯的发展潜力,而国内的不满情绪大概在某一个临界点集中爆发,从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毙到红色帝国的突然解体,俄国人用实际举措证明,他们不善于应对危机,但可以在危机中改造自己。

那末了一个问题,恒久制裁下,俄罗斯会是突然崩溃,还是以渐进的方式再度解体?

大家不要觉得这件事的概率不大,实际上90年代的车臣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就曾差点脱离俄罗斯的控制。

如今的俄罗斯能够强行捏合在一起,完全就是靠着普京的个人魅力,或者说是能人政治。但普京之后就很难说了,梅德韦杰夫身体不好,绍伊古又缺乏外交履历,其他候选人要么没啥影响力,要么就是鸽派投降主义,很难匹配俄国人需要的那种能人属性。

而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俄罗斯能够维持这么大的地盘,一是靠武力征服,二是靠中央对地方的经济补贴。

但如今,俄罗斯的财政吃紧,中央对地方支持也开始力有未逮。当年苏联就是因为奶不动小弟,结果搞的加盟国分崩离析。而今天的俄罗斯好像也没办法不走以前的老路。

今天的俄罗斯依然是地球上最大的国家,它的面积凌驾了1700万平方公里,里面包括了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地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 如果加上新收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个州,那总共就有89个政治实体。

但俄罗斯的人口只有1.42亿,却凑出来194个民族,基本就是一盘草原民族大杂烩。

车臣是俄罗斯分裂风险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两场车臣战争(1994-1996年和1999-2009年)虽然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但车臣始终没有完全“臣服”。

普京通过扶持卡德罗夫家族以换取车臣的表面稳定,但这种均衡非常脆弱。卡德罗夫政权以高度独立的方式运行,雷同一个唐朝中后期的藩镇节度使,不仅是俄罗斯财政补贴最多的地区,还拥有行政、司法以及财政的自主权,说白了就是一个挂着俄罗斯头衔的独立国家。

从这次俄乌战场上的表现就能看出来,车臣部队出工不出力,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俄军后面安静地做个网红,如果后普京时代的莫斯科削减对车臣的财政支持,那卡氏政权很大概会学习克里米亚,也以民族自决的方式重新推动独立。

与车臣雷同的还有鞑靼斯坦,他们有矿、有石油还和泛蒙主义不清不楚,以是早在苏联解体的时间就想自己单过,支持脱离俄罗斯的人凌驾了61%,后来还是叶利钦拿着金钱和大棒才委曲说服这伙人拼集在了一起。

过去几十年,鞑靼斯坦与莫斯科的关系很玄妙,他们表面上忠于俄罗斯,但也拿到了更多的自治权。

然而,恒久制裁大概会打破这种均衡。根据数据显示,鞑靼斯坦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凌驾40%来自中央补贴,如果补贴大幅降落,鞑靼斯坦也大概会再次要求脱离俄罗斯的统治。

还有达吉斯坦、奥塞梯共和国、顿巴斯地区,基本上都可以划入俄罗斯的火药桶,这些地方要么是民族复杂非常容易被邻国煽动,要么是战争前沿历史恩怨也十分复杂。俄罗斯如今维系统一的只有财政支持,一旦输血能力不足,那一个火药桶炸了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大概又要回到90年代的混乱局面。

2023年,俄罗斯联的转移支付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0%以上,此中许多资源匮乏的民族共和国对中央的依赖甚至高达80%。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赡养”,地方政府根本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战争以来,这种补贴模式的可持续性正遭遇严峻磨练。制裁导致能源收入锐减,而战争的高额开支进一步挤压了中央财政的空间。

俄罗斯的财政赤字比战前翻了一倍还多,联邦政府把国防和社会保障支付放在了最高优先级,这也就意味着地方上的钱大概是不够花了。

咱们以布里亚特共和国举例,这个位于西伯利亚的贫困地区,其财政收入中有80%以上依赖于联邦补贴。战争动员导致布里亚特失去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使地方经济陷入瘫痪。如果中央财政无法继续维持补贴,这样的地区大概会面临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崩溃。

俄罗斯的庞大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其周边势力对其内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战争和制裁让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明显降落,而外部势力则大概趁虚而入,推动地方上的分裂倾向。

北约国家虽然不会直接干预俄罗斯的内部事务,但通过支持分裂势力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并不是什么难事。当年车臣跳反的背后就有美国的影子,鞑靼斯坦的背后是泛蒙主义,顿巴斯地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乌克兰人。

当然俄罗斯不大概突然崩盘,而是一种渐进式解体,中央管不了地方,也就只能放任他们自己挖矿自己卖,地方经济逐渐和周围邻国深度绑定,逐渐脱离俄罗斯的中央控制。

这种缓慢而隐秘的分裂过程,可比苏联式的剧烈崩溃更加持久和难以逆转。

在漫长的制裁和经济衰退面前,俄罗斯的将来只会更加依赖石油出口。然而,后普京时代能不能维持对地方的掌控,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财政压力、藩镇节度使和外部势力交错在一起,正在给俄罗斯将来埋下不确定的种子。停战不是最优解,挑战整个西方的游戏规则,才是俄罗斯的唯一出路。

END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22A04TZ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