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卡利亚里这场比赛总体来说,很实事求是——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品德守恒。能稀里糊涂在蒙扎身上拿3分,那么自然在卡利亚里身上丢2分,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变。 这篇文章想表达两个意思—— 首先说对米兰和丰塞卡这个赛季的表现该如何定义; 其次是对米兰当前比赛水平(进攻、防守)的认知。 首先第一个事变。以这个赛季来说,我曾经写过一句话“要赢那么5、6场艰苦的比赛”,对米兰价值更大些。 这个逻辑的起点,是米兰在经济和经营层面上的均衡。 不管我们实际上对红鸡的感情是啥样,但出于建设球场的考虑(我以为这是他们100%想要做的、也是对于米兰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大事),红鸡如今对球员引进和球队投入的努力,已经是某种极限状态了。 我也知道这种“光问价不办事”的风格非常讨厌,但就像许多其他的事变一样,改变不了。 所以,能不能从“重大比赛”里让米兰从舆论场上立住脚,实际上是目前这些年红鸡对米兰成绩的最大要求——毕竟平心而论,欧冠的资格现在其实已经不能说是米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了,我们要找到介于“冠军”和“欧冠资格”之间的东西。 所以赢米兰德比、欧冠在伯纳乌赢皇马,都是丰塞卡带来的、意义重大的胜利,也是米兰意义重大的胜利。以这种方式进入足球世界的“上一个层次”,对米兰来说不是“捷径”,但确实是值得尝试的办法。 君不见哪怕是在国内,“米兰胜皇马”这种比赛的关注度的突然激增,带来的是一种多么认识而又带有复杂的感情呢? 其次,是米兰当前的比赛水平。 许多人都对4天内先赢皇马、再平卡利亚里感觉非常魔幻——但这种“魔幻”,大概率是丰塞卡时代的常态,这也是他自己心里有数的问题。 为何呢?可以先想想皮奥利时代的所谓“稳定”是怎么得来的。 这里面既有我们喜闻乐见的莱奥、特奥在球队里的无穷特权,也有球队进攻方面完全僵化的调教、几乎看不到任何新鲜玩意儿的昏暗岁月;既可以保持相当稳定的防守水平,也必须承受在面对强硬对手的时候“十有八九被干掉”。 非但如此,皮奥利如今其实还要承受诸如对cdk的“浪费”,对普利希奇赖恩德斯等人的“消耗”,等等罪状。越被丰塞卡证明,则皮奥利的罪过越大。 太复杂的层面我们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米兰存在不同的球员阶层”——说大白话就是“莱奥是皮奥利亲儿子或亲爹”。 这个就是米兰之前建队的基础——只有一种球员可以发挥水平,就是身材能力和天赋强大的。其他球员,一律都只是蓝领,是后养的。 丰塞卡已经打破了这个“规则”——不管是莱奥还是谁,一律不是亲爹,只是普通人。首发还是替补,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此刻的米兰,同时激发了进攻和防守两个方向上的潜能——进攻上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可以简单类比皮奥利时代的天赋兑现,高2-3倍。 而防守一端,除了艾莫森之外无法确定的主力阵容,说明大家还处在“权利和长处分配的早期”——这是个社会学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尚未瓜分革命果实的状态”。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是特奥——许多人都批评他没有防守的责任心。其实这对他还是小事,更主要的是,曾经一个赛季根本就歇不了一点的他,这赛季出场时间甚至排不到队内前五。 一切都还需要重新适应、重新落定。 防守的任务对球员天赋的考验本身和进攻相比就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更需要使人镇静、有责任心同时也足够敢于和任何对手对抗的“有种的男人”(可参考国米的后防线,老有阿切尔比少有巴斯托尼)。 所以,在球员天赋本身就不达标的情况下,靠苦练来提升水平就是需要交学费的。好一场孬一场,也会是常态。这是我的认识。 所以这一场3-3,我庆祝莱奥终于找到了进球的感觉、融入了球队;同时也为连续丢球、高球pk成功率不到30%的后防线感到焦灼。 归根结底,丰塞卡的工作已经开始看到了进展、同时还远远没有竣事——这一切,都是我们自从与皮奥利说再见的谁人时刻开始,就应该意料之中的事变。 米兰依然不是我们心中的谁人米兰、大概甚至永远也回不去了——但这个赛季我们赢了德比、击败了皇马,这不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赛季,希望所有米兰人都可以或许意识到这一点。 forza milan!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11A0A0A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