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纳斯鲁拉被以色列的84 枚掩体炸弹“定点清除”,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黎巴嫩真主党高层遭到“团灭”。 接下来的有些现象,却令咱们很多网友们感到迷惑: 黎巴嫩政府在谴责以色列打击的同时,只是公开哀悼了一下纳斯鲁拉,并未宣布要给真主党”复仇“。 乃至,黎巴嫩街头还出现了一些集群庆贺的场面。 毕竟,按照一些网友们朴素的认知:美国坏,那么,跟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公开敌对的,必然是就是好的了,肯定是“人民的选择”,代表的一定是最广大人民的意愿。 然而,如果你轻微了解一下中东的历史和现实,就会发现,无论是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还是也门胡塞武装,它们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或许真的不如某些网友们想象的那般“光芒万丈”。 乃至,它们还曾经长期被各个拉伯国家列入恐怖构造名单。 反倒是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伊朗,被认为是这三个构造的最重要金主。 哈尼亚和纳斯鲁拉,如今这两位已经全被以色列“送走” 注意这里的“用词”,它们都属于“构造”,并不代表所在的国家政权。 打个比方,真主党对于黎巴嫩政府,有点雷同于缅甸北军阀对于缅甸中央权的意思——两边谁都管不了谁。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乃至直接死于了真主党的暗杀(2005年的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导致21人死亡,226人受伤)。 或许,站在黎巴嫩政府的角度上看,自己多年打不过的军阀,这次被以色列伤了元气,也不一定就是件多么令人愤怒的事情。 更何况,跟以色列军事对立的是黎巴嫩真主党,而非黎巴嫩这个国家。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黎巴嫩和黎巴嫩真主党,通常也是分开对待的(可参考相关的联合国大会决议)。 你看,这是黎巴嫩女兵,不戴头巾。 这是真主党女兵。 可以说,40多年来,自从有了真主党,黎巴嫩整个国家,几乎就没消停过。 下面,就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黎巴嫩十分特殊的历史和国情。 黎巴嫩,人口600多万,面积比以色列还小。 固然黎巴嫩地盘不大,但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黎巴嫩还是相当优越的。 它是中东唯一一个没有戈壁的国家,境内既有波澜壮阔的海景,又有皑皑白雪的山峦和青翠的丘陵,并不像其他周边国家那么干燥、荒芜,非常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中东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航海技术先进的尼基文明,就诞生于此。 罗马帝国期间,黎巴嫩又成为了基督教马龙派的主要教区。直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将此地收入囊中。 这个阶段,黎巴嫩居民固然达成了自己“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但在信仰上,仍以基督教为主。 再厥后,从1517年开始,黎巴嫩又成为了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叙利亚省”的一部分。 固然奥斯曼帝国对帝国居民宣称,你们爱信啥信啥,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他们却又推行着格式繁多的“诱导性政策”,试图同化疆域内的众多基督徒。好比,对皈依伊斯兰教的当地人进行税收减免、公务员优先聘任等等;相反,对于那些信上帝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则会征收重税,连日常的衣食住行都进行了苛刻的限制,把这些人归成了妥妥的“二等公民”。 在政策的刺激下,渐渐地,黎巴嫩的穆斯林居民这才多了起来。 即便云云,直到近代,这里的基督徒人口占比,还是要高于穆斯林。 在漫长的奥斯曼时期,帝国统治者推行的是“米利特”制度,即,按宗教划分管辖范围,进行内部自治。 在黎巴嫩,马龙派基督教会管基督徒,东正教会管东正教人士,伊斯兰教会管穆斯林,基本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信上帝的和信真主的在城区也是分片聚集,相互不怎么往来,团体还算相安无事。反倒是同为穆斯林的什叶派和逊尼派总是相互指认对方为“异端”,偶尔有点小冲突。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被肢解,黎巴嫩和邻国叙利亚的一部分地区,都成了法国的委任统治地,曾被播撒了不少“法兰西风情”。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那个“中东小巴黎”的名气,也由此而来。 再厥后的二战时,为了制止让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维希法国染指此地,通过英国人的“安排”,1943年11月,黎巴嫩宣布脱离法国的委任统治,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根据当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段时期,黎巴嫩基督教人口占51%,因而,黎巴嫩也是近现代中东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国时基督徒占多数,却说阿拉伯语的国家。 清真寺和教堂并肩耸立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黎巴嫩独立之初,马龙派基督徒、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德鲁兹派穆斯林(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一个分支,积极主张世俗化生活)和东正教这五方代表,在英国人的斡旋下,签订了《黎巴嫩国家公约》。 按照《黎巴嫩国家公约》的规定——黎巴嫩总统由马龙教徒担任,逊尼派穆斯林当总理,什叶派做议长,东正教派担任副议长,德鲁兹人担任陆军总参谋长。 很明显,《黎巴嫩国家公约》看似公平地照顾到了各方长处,但这种政治架构,其实黑白常脆弱的,暗藏了不少暴雷。 刚建国那会,黎巴嫩正好赶上了战后发展黄金期间,国家朝气蓬勃,矛盾临时还不明显。 固然黎巴嫩位于中东,却并不盛产石油。于是,它充分使用了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早前在西方积累下来的“人脉”,效仿瑞士,重点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到了1960年代 ,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已经发展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多数市,在金融、时尚等方面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被誉为“中东瑞士”。 然而,黎巴嫩“中东瑞士”的神话,最终破灭在了1975年的春天。 1970年9月,在穆斯林总理和议员们的压力下,黎巴嫩政府作出一个怀愁至今的决定——接纳一万难民进入国内。 但要知道,这些难民可不是平凡“难民”,而是刚刚被赶出约旦的巴解构造成员和他们的眷属。 大家都是阿拉伯兄弟,约旦为何要赶走那些巴勒斯坦人呢? 这个,就要往前再捋一捋了。 1964年,巴解构造成立之时,把大本营放在了当年的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埃及境内。 但埃及政府很快发现,这群人丝毫不听自己的约束,执意要跟以色列死磕,完全不顾及埃及那边夹在中心的难处。 眼瞅着以色列要把埃及当幕后真凶办了,埃及赶紧快刀斩乱麻,果断将巴解构造成员们驱逐出境。 1968年,巴解构造转战约旦,并受到了约旦国王侯赛因一世的热情欢迎(下图这位)。 然而,约旦逐渐发现,自己摊上大事儿了。 跟埃及的环境差不多,巴解构造每次去“报复”以色列,约旦就会遭到以色列的猛烈敲打——这时的巴解构造大本营在约旦,以色列自然就把账都记在了约旦头上,专门折腾约旦了。 更要命的是,巴解构造在约旦还抢油田,搞暗杀。暗杀对象之一竟然是不久前拍着胸脯欢迎他们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一世。 1970年9月,巴解构造劫持了三架飞机到约旦机场,以飞机上的300多名乘客作威胁,要以色列释放自己名单上的囚犯,否则就一天杀两人。 最终,通过国际社会的多方调停,巴解构造释放了人质。 因为巴解构造总部在约旦,搞得一向不爱惹事,跟西方关系也很不错的约旦,直接被多国列入了“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 闹到这份上,侯赛因一世最终下定决心大肆清剿巴解构造。 在打了一年多的内战,举国上下付出巨大代价后,巴解构造被赶出了约旦。 约旦内战期间,巴解构造成员们以“难民”身份,开始连续北上黎巴嫩。 不出所料,没几年,黎巴嫩也乱了。 而且,正如前面说得那样,黎巴嫩这边的国情和政治架构非常特殊。所以,一旦乱起来,很麻烦很不好收拾。 跟早前埃及、约旦的遭遇一样,被巴解构造用作新基地的黎巴嫩,马上就成了以色列火箭弹重点“关照”的对象。 与此同时,巴解构造还将手伸向了占黎巴嫩国民五成的基督教群体。 1975年4月13日,以一起教堂血案为导火索,黎巴嫩右翼基督教长枪党和巴解构造领导巴勒斯坦游击队开始了混战,黎巴嫩内战爆发,一直打到了 1990年10月13日。 内战中的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长枪党女兵 1982年6月,以色列则以掩护基督教难民为由(按理说,历史上迫害犹太人最暴虐的,就是基督教),也开进了黎巴嫩,并于当年9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贝鲁特大屠杀。 同年,黎巴嫩真主党诞生。 早期的真主党名义上是黎巴嫩南部的什叶派武装构造,但其背后带着浓郁的伊朗和叙利亚配景。 成立之初,在黎巴嫩各派系的混战中,这支武装并不算起眼。然而,没几年,真主党就鼓捣出了很大的名气。 因为,真主党不仅是个军事构造,还同步构建了社会管理基础。好比,创办孤儿院,兴建学校、文化中心,谋划医院诊所、修建和通讯公司等等(像这次爆炸的寻呼机就是真主党自己建的寻呼台),在黎巴嫩南部地区扎下根来。 于是我们看到,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真主党明确拒绝遵守协议解除武装上缴武器。对此,黎巴嫩政府竟然一点辙都没有。 最终,通过阿盟斡旋,真主党表面上跟黎巴嫩政府达成了和解。真主党以一个正当政党的身份,进入黎巴嫩议会参政议政。 同时,真主党控制的黎巴嫩南部地区,则俨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黎巴嫩政府在这里没有任何执行力,一切都是真主党说了算。 更悲催的是,每次以色列跟伊朗和真主党过不去的时候,就会狂轰黎巴嫩,死伤的主要都是当地平民... 所以,你说黎巴嫩真主党给黎巴嫩带来了什么?民族自信还是国家团结社会发展? 更多的,或许还是无休止的党争、长期的地方割据、从天而降的以色列火箭弹。 这么多年来,有关真主党问题,也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黎巴嫩一直呼吁,以色列应该撤出其南部国土; 以色列说,你让真主党先解除武装,我就撤走。 真主党说,正因为以色列侵占了黎巴嫩国土,所以我不能解除武装、更不会撤走,我要留在南部地区抵抗以色列。 有关黎巴嫩真主党以后的趋势,现在还不好说。 而如今的伊朗,似乎又有点绥靖的意思。 这点,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云云,很多时候,那些高调反美的国家大概构造,打心底里,或许没一个不是真正想跟美国搞好关系的。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30A0AAY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