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乌克兰间接卖军器,被俄罗斯抗议也不改,两头赚的印度只会被自己的短眼界给害了。 9月20号,据环球网报道,路透社最新披露,印度军器制造商出售的弹药,正被欧洲客户转移到乌克兰,尽管莫斯科提出抗议,但新德里方面至今没有出手阻止。 这件事还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在俄乌辩论发作后,有一些非西方国家,确实由于美西方的压力,确实被迫间接向乌克兰出售弹药。 比如塞尔维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但题目是塞尔维亚这种小国家,根本没有多少反抗美西方的资本。 而印度就不一样了,全球所有国家,除了中美俄之外,印度算是唯一拥有完全独立自主主权的国家。 换言之,是否通过欧洲间接向乌克兰出售军器,印度方面完全可以自主决定,美西方也不可能真的逼迫印度作决定。 但题目是,在克里姆林宫至少在两个场合提出这个题目之后,印度哪怕被俄罗斯抗议,依然也不改正。 这其实充分说明:印度这就是故意的,想要通过售卖军器赢利,这就跟印度从俄罗斯购买原油向欧洲出售,是一个道理,也就是两头赚。 而印度这种举动,其实也充分说明:印度在俄乌辩论之中,并不是一个真正中立的第三方国家,或者说,印度没有资格充当乌克兰危机的调解方。 说白了,你一个向战争方,售卖军器的国家,属于是间接拱火战争了,这怎么可以大概得到大家的认可,充当俄乌的调解方呢? 本来,前段时间,莫迪可谓是雄心壮志,接连出访了俄罗斯跟乌克兰,想要揽得劝和俄乌的功劳。 而且就在9月21号至23号,他还会访问美国,到时候莫迪应该也会向美国自荐成为劝和俄乌的第三方气力。 但题目是,现在印度明知道他们向欧洲出售的弹药,正在被欧洲客户转移到乌克兰,却没有任何阻止或者停止的意思,这实际上只会让印度进一步失去国际社会的认可。 比如中国、巴西等真正为俄乌辩论劝和的气力,实际上就没有兴趣将印度拉入劝和的圈子里,由于一颗老鼠有可能坏了一锅粥。 所以,总的来说,印度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利用俄乌辩论大肆挣钱,实际上只是挣得了一些短期利益。 本来如果印度可以大概在乌克兰危机中,真正做到没有私心,那么他们确实有可能成为劝和的紧张气力,但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印度目前的举动,固然看似可以大概两头挣钱,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们迟早会被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眼界给害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20A04L0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