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出走的决心》:一个真人故事改编的“离家出走”,真实到让人喘不过气

2025-1-26 13:07| 发布者:admin| 查看:52| 评论:0

摘要:黑白与彩色的混剪,过去与现在的交织,《出走的决心》用强烈对比的画面与适时闪回的时间线,娓娓道来地勾勒着女主角李红的人生。女儿,老婆,妈妈,外婆,几重角色在她的身上闪过,却不知道何时能够看见那个遥远的自

黑白与彩色的混剪,过去与现在的交织,《出走的决心》用强烈对比的画面与适时闪回的时间线,娓娓道来地勾勒着女主角李红的人生。

女儿,老婆,妈妈,外婆,几重角色在她的身上闪过,却不知道何时能够看见那个遥远的自己,而这恰恰是无数观众得以共情的关键——也许银幕内外,都有无法做自己的女性。

吵闹不止,是音效也是生活的细碎

当父亲驳回了李红考大学的哀求,她的第一反应是抱着书包逃离这个家庭,可长姐如母的观念里,她就是该捐躯的那一个,为了弟弟,为了父母,为了家庭。

只是连李红自己都没想到,随着这次从大门生到工人的职业转向,她将就此迈入截然差别的人生道路,更令李红不知所措的,是此后生活的配乐只有“吵闹”在喧嚣。

女儿晓雪怀着孕回家,李红的丈夫一边吐槽她做的红烧鱼浪费了食材,一边安坐在餐桌旁诉苦老婆“不明事理”。

晓雪好不容易有空带娃,李红得以休息一下,丈夫又对着阳台玻璃打乒乓球,只等李红收拾散落满地的小球。

在如许细碎的一样平常生活里,李红听见的声音十分多元,也是《出走的决心》中极为重要的音效部分:丈夫的诉苦、女儿的求助、乒乓球的弹跳、外孙的哭泣……

每一次有声音响起,就是李红收拾扫除的信号,好像那战斗的号角从来只为她吹响。

即便是在确诊中度烦闷后,李红决定学车去自驾游,小家庭之外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驾校师傅诉苦,五十岁的大妈还学什么车,又笨又浪费时间;超市的同事调侃,买车除了接送孙子还能干什么,别说那些“云游四海”的梦话。

不是高声的吵闹,就是无语的唱衰,似乎这三十余年的日子里,李红没有听到过任何积极的鼓励,只有当那些远在成都的往日同窗,每每在手机屏幕上出现,生机勃勃的同学们才会用最高昂的声音发出相见的召唤。

正是这一冷一暖的声音对比,让李红的过去与现在相互交错,也为观众们提供了一张沉浸式婚姻体验卡,如她一样认真负责的女性,似乎大多被淹没在生活的细碎中,隐忍又孤独。

苦闷已久,是视觉也是婚姻的形态

那为什么不逃离呢?

这是女儿晓雪从青春期开始发出的质疑——如果婚姻不幸福,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李红给出的答案是,如果离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一如当初她选择完婚,也是为了快速逃离那个必须捐躯自己才能养活弟弟的家庭。

只惋惜一味地忍让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生活,反而在烦闷症躯体化的瞬间,将世界分成了彩色与黑白两个部分。

同为女性,导演尹丽川以视觉形式将李红现实中与精神上的苦闷具象化,且都以情绪为基底,蒙上了以有无色彩为分野的叙事滤镜。

在李红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下乡青年的朝气与广阔天地融为一体,两条长长的辫子在阳光下欢快地舞蹈。

即便是在婚姻中碰壁时,只要有机会站在蓝天下,青年时代的李红也会烫着头发张开双臂。

那种彩色世界里的积极,帮她度过了许多暗无天日的后来,直到“想去成都”的愿望一次次因为别人的原因被搁置,人生库存的彩色斲丧殆尽,她眼中开始闪过寥寂落寞的黑白。

18岁没有去考的大学、25岁憧憬的美好爱情、45岁心心念念的远游,也都在这一刻褪去了梦幻的色彩,在她面前的,只剩堆满杂物的家与此起彼伏的呼唤,生活似乎处处都需要李红出现,可黑白的世界里看不到一点生机。

值得庆幸的是,烦闷症让这个长久被忽视的女人终于等来了最基本的重视,而合理的关心之外,再度唤醒这个灵魂的,是旅行帐篷上的橙色,这抹靓丽的色彩不仅点燃了李红生活的希望,也让观众们知道,转机来了。

而这,正是《出走的决心》在视觉上的用心之处,只管对比简朴却意蕴深刻,如何从黑白的当下重拾彩色的自我,就需要一份“出走的决心”。

自我解放,是主题也是女性的觉醒

《出走的决心》改编自真人真事,直到电影上映,50岁开始自驾游的苏敏阿姨都还在探索世界的路上,热情地向互联网朋友们先容自己的路线,分享自驾的履历与快乐的生活故事。

从原型、主演到演员,这个女性创作者比重颇高的团队,不外乎想向世界传递一个简朴直接的信号——比起等待救赎,自我解放才是重要的第一步。

就像电影里频频错过机会的李红,乍一看是面对生活的懦弱与不自省,可故事的底色却是时代赋予女性的强烈责任感。

因为是姐姐,选择为更小的弟弟捐躯。

因为是老婆,选择忍下丈夫的粗暴。

因为是母亲,选择为女儿分担带娃的责任。

因为那份无私的爱,她们都选择了传统观念下的天经地义——放弃自己,或者说等到下一次再做自己。

放在如今女性主义觉醒的互联网空间里,这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也可能让更加勇于表达自我的观众们认为,李红的痛苦大多来源于自己太能忍耐。

然而事实上,如此典型的“李红们”本质上是时代观念驯化下的特定群体,她们困在一座城市里三十年,就是因为那样的时代下始终缺少探头观看世界的机会。

与其说“忍耐”是一个人的选择,不如说是她们唯一看得到的选项。

所幸,编剧在电影前半段就给李红安排了一次强烈爆发的机会,不为别的,只为让狠狠共情的观众们“爽”一下,只管是以伤害自我的暴力方式,去表达那份吵闹与苦闷之下的崩溃。

毕竟,在“李红们”的世界里,被各种情感关系剥削和压抑已经是几十年养成的风俗,就连突如其来的觉醒也差点吓坏了这个小心翼翼的女人。

为了保证“觉醒”的延伸感,《出走的决心》特意让父母与女儿女婿同时出现在银幕上,不苛求去探讨将来能否产生更为理想的婚姻状态,却不可避免地触发了更加深远的反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所谓的进步与觉醒都要从个体选择开始,唯有选择聚沙成塔,才能真正修剪掉落伍的枝丫。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8A0227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⑤ | 画虎大师吴寿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