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豪掷近10亿,千方百计购入中国无人机。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给出了坚决态度,反对民用无人机军用化,“尝到甜头”的乌军,还能听进去中方的敲打吗? 无人机 日前,俄媒报道称,基辅当局不顾中方当局以及无人机公司的剧烈反对,执意通过中间商购买中方民用无人机,用作战场上的军用武器。 俄方是从乌克兰国家采购网站所提供的数据上看出来的,购买中方民用无人机的合同,是由基辅当局与波兰UMO公司的子公司签订的,该公司是专门从事军事装备供应的。 据悉,最大的订单数额达到8.57亿卢布。协议中还表现,在8月31日之前,该公司要向乌克兰方面供应2500架中国生产的无人机。根据公开数据,该公司向乌克兰不同的武装队伍提供过中方产的无人机,其中包括第25空降旅,以及第103独立国土防御旅。 除了向该公司购买,乌克兰方面还发展出了个人购买的渠道。据悉,乌方与个体企业家阿林娜奥斯塔片科签订无人机协议,为乌克兰海军第26大队提供1000架中国产的无人机。目前,奥斯塔片科手中握有3份与乌军的合同,每份价值都超过1000万格里夫纳。 毛宁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中国始终严格管控无人机的出口,所有军民两用的物项都在羁系之内。中方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已经做的十分尽责,但依旧防不住乌方“千回百转”的购入方法。 早在2022年4月份,中方无人机公司就明确表示,剧烈反对俄乌冲突双方,将其生产的无人机,用作军事用途。 客岁,中国商务部颁布了新的限制措施,专门针对中方无人机的出口问题,并且强制要求,某些型号的无人机及其所用到的部件,都需要交由当局审核,通过后才可继续出口。 今年,中方进一步收紧了对于无人机的出口限制,新限令已经于9月1日正式生效。 可见,中方在相关领域已经做到了所有能做的,但乌方依旧不顾阻碍,找了多家中间商购入。 现在的乌克兰对于无人机作战十分“痴迷”,多次“以小换大”让乌军尝到了不少甜头。 日前,乌克兰最高拉达高票通过了无人机相关法案,正式将无人系统队伍,纳入了乌军武装队伍体系。这个于今年5月份才成立的队伍,正式被收编。这也看得出来,乌军现在在无人机相关领域,可以说是半点劝告都听不进去的。 俄乌战场 但是,中方始终态度鲜明,坚决反对民用无人机军用化。中方多次强调,中国始终主张宁静利用高科技,反对军备竞赛,呼吁各国在使用高科技产品时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坚持宁静利用,不将其用于军事目标。 中国当局一贯支持团结国相关机构增强对无人机技术使用的羁系,制定国际规则,防止其被滥用。同时,中国还主张增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利用无人机从事恐怖活动等违法行为。 确实,高科技的产出是一把双刃剑,未来,中方会始终反对将民用无人机军用化。同时,中方也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增强合作,制定和遵守相关国际规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4A0749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