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稀有一致,双方第二次高层对话,一团和气下暗藏机锋,王毅部长一句话,验证了美国媒体对鲁比奥“外行人”的评价。 继两国元首完成了一次被特朗普赞为“非常棒”的通话后,中美两国政府的外长,也在最近完成了美国总统新任期内的,第一次“碰头”。 从表面上看,这次中美高官的通话,延续了此前的暖和氛围。但王毅部长仍旧凭借着丰富的交际斗争经验和高超的交际辞令,扯下了鲁比奥的遮羞布,从侧面印证了一众美国媒体对此人“外行人”的评价。 现在标题来了,这个鲁比奥身世低微,发迹于基层,一路摸爬滚打上位不说,如今更是以参议院选举全票通过的壮举,强势出任国务卿一职。如许一个人精,怎么会在美国媒体嘴里,变得云云不堪? 一方面,美国媒体所评价评价的,是身处于国务卿这个位置的鲁比奥。国务卿这个职位在美国政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正因为位高权重,美国从政府到民间,对国务卿本领的要求也特别高。 综合来讲,美国人眼里的好国务卿,不但要是个交际能人,还得是在军事、政治方面有所建树,才配得上这个高位。 汗青上,美国国务卿这个位置更是能人辈出,像马歇尔、基辛格这种在世界汗青上留下姓名的人物,都曾出任过这一职位。在这些大佬眼前,鲁比奥确实不够看。 另一方面,很多美国媒体认为,从鲁比奥的政治经向来看,他这个国务卿根本不够资格 同样是国务卿,布林肯家中尊长曾经有过驻欧洲的交际经理,本身年轻时更是辗转于欧洲诸国,长期从事交际和安全的有关工作。 而纵观卢鲁奥的上位历程,他的人生可以说局限于美国,甚至只在佛罗里达州,没有任何事外经历可言。让他去干交际官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活,实在是不靠谱。 综上所述,坐在国务卿这个位置上的鲁比奥,还真担得起媒体一句“外行人”的评价。这不,首次和我国交际部长王毅的交锋,就漏了怯。 王部长究竟如何戳穿了鲁比奥的外强中干?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交际部1月24日发出的通告中窥见一二—— 谈判开始,王部长带着鲁比奥回顾了上周刚刚完成的中美元首首次互通,强调了中美双方对于“中美合作,能解决很多标题”的共识,为这次谈判打下相对暖和的基调。 接下来,王毅强调了中国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交际原则。这是中国的交际原则,更是中国对美国的要求和期许。 最后,王毅把话题引向台湾,强调了“台湾是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一番表态下来,中国既释放了善意,又重申了原则。王部长有理有据有节,不给鲁比奥留下一丝机会。 可惜美国不领这个情。中方滴水不漏的表态结束后,鲁比奥困兽犹斗。 针对中国提出的台湾标题,这位美国国务卿表示“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希望台湾标题以海峡两岸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和平解决。 这番话看似客观中立,实则实在拉偏架。台当局分裂分子为何就“台独”标题鼓噪连连?还不是因为背后有美国人的“以台制华”撑腰? 鲁比奥的龌龊心思,早就被洞悉的一干二净。早有准备的王部长,当即作出反击。他表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希望鲁比奥好自为之。 这句话暗藏玄机的点有两个。一是前半句“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算是申斥美国不像样。 二是“好自为之”四个字。好自为之,在中文语境里是一个不那么友善的词,大概可以理解为“警告,训诫”的意思,再说得严重点,把它理解成后果自负也没标题。 然而对于这种贴脸斥责和嘲讽,鲁比奥居然无动于衷。要说中美语境有差异,鲁比奥贵为美国国务卿,也不应该一点也不了解才对。 由此可见,美国不少人骂他外行人,是真没骂错。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在将这次对话转述向全世界时,倒是很贴心地用了conduct yourselfwel(表现好点)这个最贴近原本意思的翻译。 路透社这手“无心插柳”算是将鲁比奥的无知与傲慢,彻底袒露在了全世界眼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25A03JN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