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道,6月1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尔在访问美国期间,发表了一番针对“中国援俄”的论调。他警告称如果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举措,北约盟国会让中国“付出代价”。 同样,斯托尔滕贝尔还采用了美国总统拜登之前的说法,即中国并没有直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但是中国向俄罗斯分享了大量技能,这些技能被俄罗斯用于制造对乌克兰发动攻击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从中国得到了大量军民两用的零部件和技能,这种做法既避免了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和制裁,同样也为俄罗斯的军事技能发展提供了动力。 斯托尔滕贝尔 因此斯托尔滕贝格强调,中国正在资助一场自二战以来,欧洲地界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战役,中国不能在支持俄罗斯军事举措的同时,试图继续保持与欧洲的关系,如果中国不作出改变,将为此付出代价。言外之意,俄罗斯和欧洲,中国必须选一个,而且如果中国不切断和俄罗斯的经贸关系,那么美国和北约将会对中国进行制裁。 我们知道,自美国提出中国支持俄罗斯军事举措的错误论调以来,已经对中国近300家企业和个人实体实施了制裁。斯托尔滕贝格放出这一论调,并不在料想之外,因为美国一直都在为此做铺垫。此前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美国智库活动中发表发言时就表示,他听到了盟友常常提及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支持”,美国盼望在这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即中国克制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的商品。 所以,斯托尔滕贝格的论调,标志着美国及其盟友们,在制裁中国的问题上,已在朝着体系化、趋同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年的G7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就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北约 在G7峰会之前的6月12日,美国宣布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制裁对象不仅针对俄罗斯企业,同时也涉及中国企业和个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表示,美国盼望向中国传递一个明白的信息,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将会受到制裁。 与此同时,美国也扩大了对俄罗斯军事工业底子的界说,从当初的俄罗斯军事生产部门延伸到所有已经遭到美国制裁的俄罗斯企业和个人。这一界说上的厘革,意味着一旦中国企业与被美国制裁的俄罗斯企业发生贸易关系,即会被视为支持俄罗斯的国防工业。 别的,英国紧随美国之后也宣布了制裁措施,妄称俄罗斯80%用于战役武器的零部件都是来自于中国企业,如果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的战役经济,让俄罗斯的战役行为得以延续,那么中国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而英国政府还推出了一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名单,其中中国5家企业名列制裁榜单。除此之外,以所谓“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的G7国家中还有日本。 这一系列的现象都在阐明一个非常显着的问题,西方国家在针对俄罗斯发起制裁的同时,正在借此将矛头指向中国,盼望借此打压中国的发展。同时美国也想借此整合西方世界,共同围堵打压中国,这也是美国挑起俄乌冲突的主要目的之一。 毕竟美西方找到理由,根本就不成立,也不值一驳。我先说一个,西方国家口口声声说中国“援俄”,但他们拿不出任何证据,甚至无法证明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何种商品,是被用于军事的,他们有的就只是“莫须有”和一张嘴。 而且比较讽刺的是,我看到一份媒体公布的数据,表现俄罗斯进口的所有军民两用物品,有凌驾60%来自于美西方国家,也就是说口口声声要求其他国家不要“援俄”的西方国家自己,才是最大的“援俄”支持者。 对于西方的这一论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回击称,中国不是俄乌战役的当事方,也不是制造者,中国不向任何征战方提供武器装备,同时也严控军民两用物资的出口,中俄之间的贸易光明正大且不针对第三方。同时,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而北约却在挑拨离间、拱火浇油,因此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恣意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 从种种迹象来看,西方国家显着有借着所谓的“援俄”集体对华发难的想法。所以,美国不断炒作抹黑中国“援俄”,甚至对中国和俄罗斯企业进行制裁,实际上不过是想在制裁中国的问题上,在西方世界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达成对中国群起而攻之的结果,而这才是美国终极的目的。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8A09L2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