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中东发生巨变,伊朗总统莱希遭遇空难。事发96小时,伊朗官方公布6大空难细节,中国从中获得重要启示。 一、6大坠机细节曝光 5月19日,一架贝尔-212直升机在伊朗境内不测坠毁,机上乘坐的伊朗总统莱希、偕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以及机组成员共9人都不幸遇难。事发后,伊朗专业技能小组于20日抵达坠机现场,进行仔细勘查。 经历长达72小时的调查后,伊朗武装部队总顾问部于5月23日发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此中明确的6点信息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其一,直升机飞行没有离开指定航线;其二,遇难前,事故机曾与偕行机沟通联系;其三,在事故机剩余零件中,没有发现有类似弹痕的情况;其四,事故机在撞山后起火;其五,事故现场不仅气温较低,还弥漫着大雾;其六,从塔台与机组职员的对话中没有发现异常。 怎样看待这6点信息呢?可以说,这让美以双方吃下了定心丸。 由于巴以冲突的原因,以色列、美国之间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支持巴勒斯坦的伊朗也因以色列战机轰炸大使馆,成功陷入巴以冲突的“泥潭”。 而当莱希及偕行外长遭遇空难后,说不怀疑美国、以色列从中捣鬼,显然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以是在事发后,美国、以色列纷纷站出来表示,这件事和自己无关,但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 现在,伊朗官方称这次坠机事件是不测的可能性很大,美以无疑可以松口气了。并且根据其发布的诸多细节,我们也可以梳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事发经过,但具体细节还存在诸多疑点。 二、贝尔-212直升机未能穿越殒命云雾 在这次行程中,贝尔-212上搭载的除了伊朗总统莱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拉赫梅蒂和东阿塞拜疆省的高级神职职员阿勒·哈希姆外,还有两名安保职员和一个三人机组。 而一同前去仪式现场的还有2架苏制-171直升机,此中搭载着能源部长梅赫拉比安、交通部长巴兹帕什、总统办公厅主任侯赛因等官员。 在5月19日下战书,莱希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同出席了位于双方疆域的大坝仪式后,便乘坐贝尔-212直升机进入贯穿阿拉斯巴兰山区的山谷。 但在飞行途中时,直升机突然遭遇恶劣天气,贝尔-212直升机的机长随即要求偕行编队爬升高度,穿过云层。 两架米-171上升高度后,却发现原本应该位于编队中间航行的贝尔-212不见了踪影。 随即两架偕行机便绕圈返回试图寻找贝尔-212身影,一直无果后最终迫降到附近的一处铜矿,并立即开启紧抢救援。 事发后,伊朗第一时间向俄罗斯、土耳其、美国等国家寻求援助,俄罗斯也是立即调派了2架飞机、1架直升机和50位救援职员,前去伊朗进行救援活动。土耳其也调派了1架无人机和1架具备夜视能力的搜救直升机,别的还调派了32名山地搜救队员和6辆救援车辆。反观美国却以“后勤问题”为由,委婉拒绝了伊朗的请求。 随着各国的救援力量的抵达,这场不分昼夜的紧急援助也被推向高潮。而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准确定位中,土耳其无人机成功为地面救援部队指明了准确的坠机所在。 更值得关注的是,土耳其无人机在撤离伊朗境内时,赫然在伊朗上空画了一副星月图,而这恰好是土耳其的国旗。 三、中国获得重要启示 现在伊朗坠机事件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中国也从中获得了3大启示。 第一,遇到事情要实事求是。 就从伊朗坠机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的机长不敢和伊朗总统说不。 现在仔细想想,身为伊朗总统的驾驶员,其技能肯定是优中选优。他显然知晓在山区航行,还恰逢大雾天气,直升机继续前行是十分危险的。而从驾驶员的角度,他肯定会立即发起领导返程。 别的,莱希这次参加的只是一次平凡的仪式活动,不会由于不准时到达而让国家遭受严峻影响,反之如果其的生命受到威胁,才会让国家遭受极重打击。 而这也是隐藏在伊朗坠机事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建设。 事发后,伊朗第一时间向俄罗斯和土耳其求助,以致还向美国寻求帮助。 但实际上,伊朗自己是不愿意向美国求助的,而土耳其无人机在伊朗空域画土耳其国旗,伊朗显然也不会很开心。 但是伊朗没有办法,他自身空中侦查能力有限,只能向其他外部势力求助。 这也就告诉我们:不想虎落平阳被犬欺,自身实力肯定得强。 别的,在这次救援过程中,伊朗采用的是武装部队力量,而从整体的装备水平来讲,显然是不太理想的。 现在俄乌冲突正在发酵,伊朗的立场是支持俄罗斯的,但从其军事实力来看,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很容易步入冲突的“泥潭”。 换个角度来讲,只要俄罗斯还没有从冲突中脱身,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 而中国显然应该思量到这一点,并且在维护好中俄战略合作同伴关系的基础上,快速提高其军事实力,制止陷入冲突“泥潭”。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525A02GP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