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政府消息称,该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将在几日后前往哈尔滨,到场亚冬会闭幕式。 这是奥云额尔登出任总理以来第四次访问中国,同时距离其上次造访北京,仅仅已往了约3个月。 奥云额尔登此行,自然不是只为出席亚冬会闭幕式。联合消息人士透露的情况,以及邻国政府近期的行动上看,这位总理身上肯定带着几个“不情之请”,好比要与中国就跨境铁路建设与煤矿出口题目进行商量,确保蒙古国对中国的矿业出口可以更进一步等等。 只要以上这些题目可以得到办理,那么此次访问就能算满载而归了。 事实上,就在奥云额尔登确定出访之前,蒙古国内阁授权该国工业和矿产资源、交通部,正式通过了中蒙此前达成的有关建设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跨境铁路的协议。这条全长约8公里,配套5441米桥梁设施的新铁路,将为蒙古国扩大对华煤炭出口创造条件。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原因,蒙古国之前的对华煤炭量在每年3000万吨左右,直到2022年,从蒙古国关键煤矿——塔旺陶勒盖煤矿到嘎顺苏海图口岸的铁路建成,蒙古国的对华煤炭出口才实现了超过式增长,到2024年,蒙古国的年对华煤炭出口量已经达到了8370万吨。 但此前修建的铁路只是将煤炭从矿区运到边境口岸,后续的过境运输仍需依靠公路进行,限制了蒙古对华煤炭出口的增速。蒙方希望能够打通铁路交通线,将煤炭从矿区直接运到中国境内。 蒙方预计,这条铁路建成后,将能够负担该国至少55%的煤炭出口运输使命。蒙古国的对外煤炭出口总量有望达到1.2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是运往中国。 因此,奥云额尔登此次访华的主要使命,就是要确保这条新铁路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在今年4月开工建设,同时确保中国乐意从蒙古国购入更多的煤炭。 除了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口岸铁路,蒙古国其实还在推进满都拉—杭吉、策克—西伯库伦跨境铁路的建设,这三条铁路也都是蒙方《2024—2028年行动计划》之中的重点基建项目,这些铁路建设的目标高度同等,都是要发挥蒙古国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对华矿产出口,确保自身的“矿业兴国”战略奏效。 奥云额尔登等蒙古国高层近几年访问中国,往往也是带着达成跨境基础设施合作,推动双方贸易合作的使命来的。 蒙古国选择中国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无疑受到了其地理位置与自身经济情况的双重影响。 尽管中俄这两个蒙古的邻国,都没有堵截通道,阻止蒙古国借道进行进出口贸易,但受到运输距离限制,蒙古国的矿产和农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高,蒙方的大部分商品仍旧要卖到中俄。 俄罗斯恰恰也是一个矿产、农产品出口大国,双方的经济结构没有太大的互补性,蒙古国想要增加大宗商品出口,获得更多收入,就只有中国这一个选择。 不过,蒙古国方面的一些题目,决定了中蒙之间的合作仍有隐患。别忘了,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在2009年开始讨论后,一直搁置16年才取得突破。 起首就是蒙古国出于历史原因所坚持的所谓“第三邻国”战略,该国政府长期与西方眉来眼去。蒙方一度选择性忽视了空中运输同样要借道中俄,与美国签订了一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途的开放天空协议,准备通过空中运输加强稀土范畴合作。 美国等方也得以借助蒙方自己打开的口子,通过资助NGO构造、保持对蒙古国舆论影响力、吸引蒙古国政要或者青年精英赴美访问留学等手段,具备了在蒙古国内部兴风作浪的本领。 其次,中蒙之间的部分基建合作,动了蒙古国内一些人的蛋糕,导致很多合作项目在蒙古国内部遭遇了一定的阻力。 就拿铁路建设合作为例,一旦中蒙之间的新跨境铁路投入使用,中蒙双边贸易的结构将会发生根天性变化,很多本来依靠公路运输“用饭”的公路运输业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因此而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些人之前就在尝试阻止中蒙之间的铁路建设,确保公路运输的紧张性。 最后,受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等题目标影响,蒙古国内部的局势不是非常稳定。 外部势力借助蒙古国内的复杂局面,趁机煽动大众,拦阻中蒙在基建等范畴合作,甚至尝试推动“颜色革命”的隐患将连续存在。 蒙古国政府可否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与中国深化务实合作,突破蒙古国自身的经济困局,仍旧要看蒙方可否在推进中蒙间合作落地的过程中,有效平衡“第三邻国”外交与中蒙俄务实合作的关系,同时化解国内利益集团的阻力与社会矛盾。 假如能够妥善办理内部题目,蒙方便还有望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本国长远发展开辟更稳定的路径。如若蒙方最终没能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办理题目,蒙古国便将错失发展机会,难以真正摆脱积贫积弱的状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1A06YT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