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中国好舌头”华少,走到今天该怪谁呢?

2025-2-14 22:33| 发布者:admin| 查看:83| 评论:0

摘要:他被称为“中国好舌头”,曾是浙江台的台柱子,他以刘德华为偶像,为本身取艺名为“华少”,从电台DJ到“浙江台一哥”,他是成功的。可最终,却玩脱了!一、华少原叫胡乔华,他出生在浙江杭州,父母都是普通工人,6

他被称为“中国好舌头”,曾是浙江台的台柱子,

他以刘德华为偶像,为本身取艺名为“华少”,

从电台DJ到“浙江台一哥”,他是成功的。

可最终,却玩脱了!


一、

华少原叫胡乔华,他出生在浙江杭州,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6岁时父母离异,他就一直跟着父亲生活。

起初母亲会跟他联系,但因为父亲阻挠,跟母亲的联系日益淘汰,

再后来母亲去了外地打工,

再次重组了家庭,跟胡乔华的联系就更加少了。

直到他成家,有了孩子,跟母亲的联系才多了起来。


作为未来的“中国好舌头”,

胡乔华却比一般的孩子更晚学会说话,

家里人还一度以为他是个哑巴。

母爱缺失,父亲忙于工作,小时间的胡乔华非常的内向,

不善表达的他却迷上了“辩论赛”。

一档叫做“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节目,让他对说话产生了兴趣。


见他如此喜爱,父亲专门给他买了一本《狮城舌战》的书,

胡乔华就天天专研那本书,研究说话的本领。

当时港剧风靡一时,胡乔华被《孤男寡女》里的刘德华所吸引,

刘德华在剧中的外号就叫“华少”,

而他的名字里也有“华”字,

于是他就为本身取了“华少”的艺名,向刘德华学习。


高一时,因为作文获奖,老师让他在讲台上分享作文,

站在讲台上的华少,第一次感受到了“说话”的乐趣,

之后他进入了学校的广播站,成为了一名小主持人。

高三那年,他迎来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

他被选为了浙江台《大手拉小手》的主持人,

第一次上台的华少十分告急,他的心跳得很快,手心直冒冷汗,


他是这样形容那次演出的:

“节目只有十五分钟,我感觉有五个小时那么长。”

节目结束后,在场的人都夸他有天赋,

只有他本身知道,因为畏惧念错字,他有那么的恐慌与畏惧,

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刻意,

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位能够“侃侃而谈”的主持人。


那时全部艺考学子的梦都是“上戏”,

华少也一样,他有播音主持的天赋,

可文化课却是他的短板,最终没能圆梦“上戏”。

1999年,他进入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分校播音主持专业。

学校采用的是网络教学,

大学时期的华少有很多空闲时间,他报名参加了很多比赛。


正值大一的华少,在杭州经济之声电台,

组织的主持人选拔大赛中,一举冲进前十,

获得了前去电视台做主持人的机会。

刚刚进入电视台的华少频繁遭投诉,

主持《娱乐财产》被投诉形象呆板,


主持《男生女生》被投诉表情空洞,

多次投诉让华少对主持产生猜疑,

在《彩铃唱作前锋大赛》的直播里,

华少在高压之下状况百出,弄得投资商不得不临时换人。


二、

华少在电台多年一直没能得到重用,

唯一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妻子秦利鸽,她是浙江卫视编导。

2007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我爱记歌词》的节目,

在电台工作近7年的华少就是一个行走中的曲库,

这档节目他再适合不过了。


不过作为一个小透明,华少并没有参与节目的资格,

为了能够加入到这档节目,华少分外努力。

在集会上,关于在哪里挖空歌词,选取哪些曲目,

华少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

节目缺少音乐人,

华少就找来本身做音乐的朋友友情助演,连演出费都没要。


大家看华少为节目如此出力,

最终决定换掉原来的男主持,让华少顶上。

就这样,朱丹和华少的组合正式开始。

那时娱乐类的节目并不多,国内相似的音乐节目也很少,

《我爱记歌词》在全国掀起一阵热潮,

本来只有七档的节目,一连办了好几年,


而华少和朱丹两人也成了“黄金搭档”,

两人配合默契,在他们搭档期间,两人出错率几乎为零。

朱丹讲完话以后,看华少没有接话,

知道耳返里有人跟他讲话,朱丹就继承主持,

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神的余光看着华少,

华少跟后台职员沟通完,会轻轻颔首,


这时朱丹再次把话题抛向华少,

两人一唱一和,将节目的节奏把控得非常好。

随着节目的热度,

华少成了“浙江台一哥”,朱丹也成了“浙江台一姐”,

除了名气更加响亮,随之而来的还有超负荷的工作。

除了本有的节目主持外,

他们还有各种直播、晚会的主持,天天除了睡觉就是站着主持。


表演中难保不会出现差错,

一次华少作为志愿者配合魔术表演,他被绑住双手,

关在一个不足一立方米的玻璃柜里,

紧接着魔术师就往里面灌水,

直到水位淹没头顶,再把玻璃柜封起来。

按照原定筹划,华少要趁观众不注意时,偷偷把头伸出水面呼吸,


可没想到,水量没有把控好,

华少压根没办法呼吸到空气。

十秒钟过去后,华少打手势,示意魔术师让他出去,

可魔术师没有明白到他的意思,还以为他在表演,

直到华少出现明显异常,魔术师才打开柜子把他救了出来。


在如此高压的工作下,朱丹离开了浙江台,

华少成了浙江台“唯一的台柱子”,

后来,浙江台推出了重磅节目《中国好声音》,华少成了节目主持人。

这档节目里,导师、选手都热度高涨,

唯独主持人,让大家觉得“多余”,


华少出现的时间很短,而他出现的作用就是念广告,

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根本不必要主持人”。

就算这样,华少还是想尽办法让本身的广告时间变得出彩。

念广告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加速念广告的速率,就能够播更多的广告,


为节目带来更大的收益,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节目组嘱咐华少,能念多快就念多快。

于是华少竭尽全力,47秒念了350字广告词,平均一秒吐字7.44个,

他被称为“中国好舌头”。

华少逆天的语速让人争相模拟,他的名气也水涨船高。


三、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结束后,

华少成了国内最红火的主持人之一,

有很多人去采访他,有人问他:“你觉得主持人和艺人有没有区别?”

华少说:

“我没有那么强的使命感,我是为制作人负责,为投资方、为买我节目的电视台负责。”


换言之,在华少的话里,他就是背后投资方的代言人,

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负责,

投资方获得利益,继承支持他的节目,二者相辅相成。

成名后的华少,买了几套房,穿上了名牌,带起了名表,

功成名就,他实现了梦想,

成为了知名主持人,但他对此仍不满足。


《中国好声音》后,他接下了新节目《大牌驾到》,

本来是一档明星访谈节目,为了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华少模拟《康熙来了》,

将节目做成了八卦挖掘节目,眼里满是利益。

采访唐嫣时,套路唐嫣的年收入,

唐嫣不想透露,只能闪烁其词“没算过”,

华少却说:“哎呦,多得数不清了。”


唐嫣解释:“真的没有算过。”

可华少仍旧不死心,换了个角度继承问:

“几百万有吧?几千万有吧?买房了吗?在上海?浦东还是浦西?

开的什么车?标记是什么样的?一个盾牌的吗?一匹马还是一匹豹子……”

唐嫣无语的只能礼貌地微笑。


华少曾说:

“浙江人做事,没有湖南人的霸蛮精神,

也没有江苏人的温和儒雅,我们靠的是生意思维。”

这生意思维难道就表现在他“低情商”的八卦挖掘上?

其他明星触及敏感话题只能尴尬微笑,

直到华少遇到了这张家辉,

两人的火药味十分浓重,张家辉更是直言他“没分寸”。


三句话离不开收入,说张家辉在1992年就买房了,酸言酸语,

此时一旁的助理都不由得揭穿他:

“您不也三四套房了?”

听到这里,华少不自觉地亮出了手上的名表,

说人家之前就买了,他最近才买呢。

面临华少的“炫富”式操作,张家辉不禁皱起了眉头,


接着华少又问张家辉选女婿的标准,

“会不会要求有车有房”,

当时张家辉的女儿还很小,谈论结婚为时过早,

张家辉表示只要女儿快乐就好。

华少又继承问张家辉,会干预女儿找男朋友吗?

张家辉被问得无奈了,


直接怼他:“怎么了?你是要追我女儿吗?”

接着华少表示,是替儿子问问,场面顿时陷入尴尬。

感受到张家辉怒气的华少,依旧在敏感题目上疯狂试探,

张家辉曾提到他最怕的就是“没钱”和“鬼”,

华少就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

“没钱和鬼,你更怕哪一个?据说你很怕鬼?”


张家辉只能暗讽道:

“动一动你的脑子,想一想哪个更可怕?”

华少这时又炫耀式地说道:

“我的教授科学家朋友会给出科学的解释。”

一旁的张家辉不由得讽刺道:

“哇,看来你不只是土豪,你还有教授朋友啊!”


面临各种无语的题目,张家辉对采访兴致全无,

用一句“你觉得呢?”搪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春节长假收官,湖州交警一直守护
  •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问 把党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