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马斯克反攻国际开发署,利用纳税人的钱研究生化武器

2025-2-14 22:44| 发布者:admin| 查看:75| 评论:0

摘要:2025年2月2日,美国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和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同一天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起了猛烈攻击。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直指USAID为“犯罪构造”,并揭露其资助生物武器研发的惊人内幕。特朗普则要求关

2025年2月2日,美国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和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同一天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起了猛烈攻击。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直指USAID为“犯罪构造”,并揭露其资助生物武器研发的惊人内幕。

特朗普则要求关闭该机构,指责其资金使用存在“腐败”和“欺诈”。

这一事件敏捷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国际开发署背后毕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其关闭又将对美国自身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双重面孔”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成立于1961年,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对外非军事救济的主要机构。在其官方网站上,USAID被描述为一个致力于“减轻贫困、治疗疾病、应对饥荒和天然灾害”的人道主义构造。

USAID以对外救济为名,提供经济、医疗、教育和人道主义救济。根据美国国会的数据,该机构每年的预算高达数十亿美元,全球雇员凌驾1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在其宣传中,USAID被塑造成“美国全球善意的象征”,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医疗帮助。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机构并非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单纯。

2025年2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USAID已沦为一个“真正的犯罪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上百个国家。

沃洛金指出,该机构每年预算达500至600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各地实施多项犯罪活动,包括在乌克兰建立生物实验网络,部分乌克兰居民乃至沦为生物实验的对象。

此外,该机构还在全球多国策划和构造政变、资助恐怖构造、助长毒品蔓延等。

2025年2月2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消息,指责USAID利用纳税人的资金资助生物武器研发,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这一控告引发了全球舆论的轩然大波。

尽管美国政府紧急否认这一控告,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SAID的资金确实流向了多个生物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并不单纯是疫苗和公共康健,而是涉及基因工程和病原体改造等高度敏感的研究。

现实上,近些年来关于美国开发生化武器的新闻并不少。

《纽约时报》就曾在2023年报道过一项来自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的爆料,他称“美国正在针对中俄研发生化武器。”

还有此前媒体爆料的在乌克兰的生化实验室。

美国研发生化武器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

因此,假如说马斯克和特朗普这次把目光放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是为了“声张正义”似乎过于童话了,其背后恐怕有关于利益的考量。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动机

减少政府开支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马斯克声称,通过关闭USAID,特朗普政府可以在明年从美国赤字中减少1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虽然未经证实,但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政府开支的严格管控态度。

马斯克还指出,专业的“外国诈骗团伙”通过伪装或创建虚假的数码美国公民来窃取巨额资金,暗示USAID的资金流向存在严重的浪费和腐败题目。

除了经济因素,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行动还涉及政治动机。

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DOGE)掌门人,赋予其亘古未有的权利,以清理政府内部的“浪费性支出”和“权利滥用”。

马斯克接管后,获得了全面访问所有未分类的政府数据、软件系统和IT基础设施的权限,乃至可以追踪涉及生物实验室的秘密数据。

这一举措不仅削弱了USAID的财务自主权,也有了清除政治对手和利益集团的可能。

那么假如美国国际开发署真的被关停,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对美国的潜在影响

首先便是美国的“国际救济”形象将会迎来更洪流平的“塌房”。

长期以来,USAID被美国政府宣传为“美国全球善意的象征”,但如今却被控告资助生物武器研发、干涉他国内政、策划政变等。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形象的一块招牌,关停无疑就是砸了这块招牌。

此外,还可能导致美国国内政治分裂加剧。

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国际开发署议题上向来有不小的分歧。

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政策订定和资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而民主党则认为国际开发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具有自主决策权。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行动可能会加剧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进一步分裂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

而对于全球而言,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可能会影响其在全球的救济项目。

关闭USAID可能会导致这些救济项目停止。此外,美国在全球的生物实验室网络也可能会受到冲击。

结语

美国国际开发署事件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其背后隐藏的权利斗争和经济利益,不仅对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国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可能对全球合作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国际社会,国际救济体系必须建立在透明和公正的基础之上。

以善之名种下恶果,最终必将遭到反噬。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1A05X1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