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27日称,真主党向导人纳斯鲁拉在以军空袭中丧生。另据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0月1日,以军进入黎南部,地面战正式打响,黎以冲突继续朝着失控、扩大的方向发展。 01 以总理在美下令动手 据路透社报道,出于安全考虑,自2006年第二次黎以战争后,纳斯鲁拉就很少公开露面,行程更是严格保密。 然而,今年9月17至18日真主党通信设备连环爆炸,以及随后多名高级指挥官被杀,表明该构造内部安全体系已被以方渗透,危险一步步逼近纳斯鲁拉。 《纽约时报》披露,以情报部分花费几个月追踪纳斯鲁拉,而其针对真主党的情报工作更长达20年。 以军方称,空袭发起前不久,他们把握了纳斯鲁拉出席秘密会议的实时情报和准确位置。 德黑兰街头的纳斯鲁拉肖像海报。图/美《时代》周刊网站截图 由于前者频仍更换藏身地点,为防夜长梦多,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动手。 以军出动至少8架F-16I美制战斗机,搭载重约900公斤至2300公斤的航弹,前去突袭纳斯鲁拉所在修建物。 短短几分钟,至少80枚炸弹命中目的。美联社视频表现,被炸地域腾起遮天蔽日的棕褐色烟雾,场面震撼可怖。 路透社指出,包罗纳斯鲁拉在内,今年真主党有超20名军政要员被杀,指挥决策层几乎损失殆尽。通信设备连环爆炸,造成该构造约1500名骨干死伤,很多人终身致残。 另据德新社报道,以军连日猛烈空袭,还导致黎平民近800人死亡,50万人逃离家园。而黎官方数据称,流离失所者或达百万。 02 以色列开打地面战 据沙特《中东报》网站报道,纳斯鲁拉死讯被证实后,内塔尼亚胡称之为改变中东力量平衡的“历史转折点”。 内塔尼亚胡认为,此举重创了包罗真主党在内的反以联盟“抵抗之弧”,以方则得到更大优势与更多主动权。 9月28日,美国广播公司获悉,以军总顾问长哈莱维批准了入侵黎南部的行动计划。 据美《国会山报》网站报道,哈莱维近日视察以军第7旅,告诉队伍“你们将进入那里(黎南部),消灭敌人,并彻底摧毁他们的基础设施。” 英国天空新闻网9月29日称,以军已征召2个预备役旅,并将一支在加沙作战的精锐队伍调往前线,总计约5个旅准备停当。 以军装甲队伍在黎以边境集结。图/英国天空新闻网截图 外媒在黎以边境看到,大批以军坦克、装甲车集结待命,大规模地面战一触即发。9月30日,以色列又首次对贝鲁特市中心发动空袭。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日凌晨,以军对黎南部开展了“有限、局部且有针对性的地面行动”。 综合各方消息来看,以军或出动上万兵力,以特种队伍为先导,目的直指真主党有生力量,重点搜索、摧毁该构造苦心经营多年的战备工事,特别是密如蛛网的隧道体系。 此外,当地的道路、水电、医院、学校等民用设施,都大概被以方列入打击目的,届时黎南部或变成“第二个加沙”。 不外,也有分析称以军靠2个旅对付真主党,兵力未免太少。相比之下,以色列在加沙投入军力更雄厚,而加沙面积仅为黎巴嫩的3.5%,哈马斯武装气力也远不及真主党。 03 冲突升级风险加大 尽管损失惨重,但黎巴嫩学者比塔尔认为,真主党在黎境内依然拥有战术优势,“大批武装人员随时待命”。 路透社也指出,真主党“展现出迅速更换指挥官的本领”,并称该构造仍保有至少75%的火箭弹、导弹、无人机等远程武器。 9月25日,以色列重镇特拉维夫防空警报大作,后来得知是一枚“卡德尔-1”导弹来袭。 虽然拦截乐成,但以方深感震动,称这是真主党首次向其境内发射弹道导弹。 据先容,“卡德尔-1”搭载500公斤弹头,最大射程190公里,可覆盖大部分以国土。 沙特媒体披露,这枚导弹直指以军8200情报队伍所在地,也有消息称目的是以情报机构摩萨德总部。 但无论怎样,这表明真主党不仅具备反击本领,还把握对手不少机密。 而据路透社报道,外部援助也在陆续赶来,比如射程300公里、精度更高的“法塔赫-110”导弹。 美《时代》周刊指出,尽管“伊朗不想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局势发展未必如其所愿。 以军战机起飞。图/美福克斯新闻网截图 目前,除了在加沙打哈马斯,在黎巴嫩炸真主党,以色列还将矛头对准1800公里外的也门胡塞武装——9月29日,数十架以军战机长途奔袭,轰炸了该武装控制的电厂和海港。 冲突升级风险加大,美国却继续火上浇油。据外媒报道,9月26日,拜登政府宣布向以方提供87亿美元军事援助,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编辑:闫嘉欣 责编:张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01A03V3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