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举行表决投票,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发起。 谭主了解到,10个欧盟成员国投了赞成票,12个欧盟成员国弃权,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投了反对票。 投票前,路透社曾“放风”,法国、意大利、波兰、希腊将投赞成票。 根据欧盟规则,发起被搁置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需要有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且反对人数需要到达欧盟人口总数的65%。而法国、意大利、波兰、希腊四国人口加起来,已经到达欧盟总人口的39%。也就是说,就算其他国家都反对,加起来也只有61%的人口占比,仍低于65%的尺度线。 面对这一结果,知情人士告诉谭主: 前不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访欧时,欧方表明白政治意愿,还是乐意继承谈,欧方还表现,即便是终裁也不影响和中方继承谈。中方本着磋商的态度,也希望和欧方相向而行,很多问题也可以谈。但假如欧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头上,没有体如今行动上,那就很难谈了。 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后,中国机电产品收支口商会一直承担着行业抗辩方的角色。机电产品收支口商会负责人也多次前往欧洲出席相关听证会,并与欧盟多国的政府、行业人士交流。 机电产品收支口商会负责人表现,不少欧盟成员国之以是投票赞成对华加征关税,是想用这种方式,“迫使”中国企业赴欧投资。 实在,从欧方提到的“即便是终裁也不影响和中方继承谈”的论调,就能看出欧方的这种心思——既希望保留发起不合理调查的“权力”,又担心撕破脸皮,失去引进中国资金和技术的机会。 对于这些鉴戒思,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支持征税,就会失去投资。 业界就明确表现: 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不可兼得。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才是吸引投资的最有利因素,欧盟不能一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一边还指望中国企业去欧洲投资合作。 谭主此前就曾提到过,欧方一直以减少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但关税的多少并不是重点,征收关税这个行为自己,才是重点。 欧方是以中国企业享受了“不正当补贴”为由加征关税的,只要加征关税,也就认定了补贴。即便关税税率再低,但只要认定了补贴,那欧方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来打压中国企业。 这些手段,包括《外国补贴条例》,乃至是再创造一些新的手段和条例。 因此,在看到投票结果后,中方也旗帜光显地摆出了立场。 支持关税就会失去投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欧洲汽车的电动化转型,走得并不顺利。 数据显示,本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欧洲消耗者之以是不乐意选择电动汽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竞争力显着落后。 欧盟制定了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电动化,是欧洲车企不得不选择的方向。 但欧洲车企电动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车,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所需的劳动力只是前者的一半。也就是说,转向电动化,会带来就业的问题。 二是欧洲目前电动汽车市场培育并不抱负,而欧洲车企又在燃油车的研发与生产上有较大上风,这就导致欧洲车企有些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这样的结果就是,欧洲车企在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上举行双重投资。但要知道,电动汽车的研发,同样很费钱。 在这样的情形下,能救欧洲车企的,只有两种路径: ||一是在包管产品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研发与生产成本; ||二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壮大,出现显着的市场转向。 这两种情形,都离不开一种条件——和中国合作。 这一点,欧洲车企看得远比欧洲政客要清晰。 此前,宝马集团董事长多次公开表现,加征关税不仅会打击德国的汽车制造商,还会激化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更会引发“一场无人能受益的贸易争端”。奔驰负责人也多次对加征关税表现反对。 就在欧盟举行投票前一天,宝马又有新动作——有消息宣称,宝马已排除加入瑞典电池制造商北伏公司(Northvolt)下一轮融资的可能性。 北伏公司曾被视为“欧洲新能源的希望之星”,2020年,在北伏还没正式开始生产时,宝马就与其签下了一份价值20亿欧元的长期合同。随后,包括大众在内的多家欧洲车企与其达成了超过550亿美元的合同。 不仅给订单,这些车企还成为了北伏公司的投资人,加入了对公司的投资。 德国政府也对其寄予厚望,本年,德国政府又为其提供了高达9亿欧元的援助。 但结果却是,北伏公司一直在“跳票”,先是交付时间耽搁,并且,电池质量也有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宝马筹划不再加入北伏公司的投资。 从欧洲电动化转型的这个角度上讲,是欧洲更需要中国。 支持征税,就会失去投资,也就会失去电动化转型的机遇。 这些事变,欧洲国家得想清晰。 在欧洲内部,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德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自从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发起不合理调查后,德国一直在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而奔走。 根据披露,投票前几天,德国总理一直在与其他欧洲领导人举行沟通,反复夸大假如欧盟真的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结果会非常严重。 不仅是德国政府,德国产业界也在积极发声。10月3日,德国工会和行业员工代表公开发表了一份“联合反对声明”,明确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行为,表现这一条“错误的路”,并不会办理欧盟自身的问题。 在7月的一次内部投票中,德国投了弃权票。而这一次,德国明确投下了反对票。此前,马耳他、匈牙利、斯洛伐克、塞浦路斯投了反对票。 反对的声音不止这些,前不久,西班牙官员也号令欧盟通过谈判办理问题。 德国反对声音最高,正是因为德国在汽车领域与中国合作较多,获益较多。 这次投票,距离终裁还有一段时间。对于中欧双方来说,还有通过谈判办理问题的可能。 这段时间,既是德国这些反对征税国家继承做其他欧友邦家工作的时间,也是那些投赞成票的欧友邦家把握新能源转型机遇的末了窗口期,能否把握住,要看这些国家自己。 谭主了解到,10月7日,中欧双方将会举行新一轮的谈判。在谈之前,欧方需要拿出诚意与行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04A06X2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