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国门库尔斯克沦陷2个月后,俄军终于如愿以偿,把库尔斯克变成了如同巴赫穆特一般的“绞肉机”。 海外开源情报平台DEEP STATE发布消息称,俄军在库尔斯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收复了靠近俄乌边境的柳比莫夫卡,并进入到了泽列尼什利亚赫和诺沃伊万诺夫卡地区。 【库尔斯克地区的俄乌态势图】 与此同时,俄军在更南部的下克林方向也打出了一个突出部。 而当这些战线进展被结合在一起后,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也随即陷入了左翼阵地被俄军分割包围的状态中,假如不实时收缩战线的话,那么俄军将有机会把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给拦腰截断。 这一态势对于乌军来说相当倒霉,因为就在周一的时间,着名美国军事媒体《军事观察室》就爆料称,乌军已经在库尔斯克地区折损了至少2万人。 【日媒援引《深层国家》消息报道俄军的进展】 这对于乌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在连续10个月、被外界称为“俄乌绞肉机”的巴赫穆特战役中,乌军总伤亡也只有12万人,平均下来每月伤亡约1.2万人。 而乌军对库尔斯克地区发起的越境突袭行动打到现在就已往了2个月,2万人的损失意味着乌军的月均伤亡已经突破了1万大关,完全可以被冠以“绞肉机”之名。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巴赫穆特是一个无差别的“绞肉机”,不光乌军在其中遭受了大量伤亡,参战的俄军瓦格纳队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单在普里戈任自己公布的损失数字中,他就表示有超过2万名瓦格纳士兵阵亡在了巴赫穆特。西方智库更是声称俄军伤亡在5万-8万左右,俄乌双方交换比在1:2至1:1.5之间浮动。 【庆祝攻克巴赫穆特的普里戈任】 但雷同的伤亡情况并没有出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身上,毕竟俄罗斯方面虽然没有公开该地区俄军的伤亡数字。但假如他们真的伤亡惨重,那么西方媒体不可能不对此大肆品评。西方的沉默不语,恰恰说明了俄军的伤亡数字并没有炒作的价值。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攻入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在战斗力上远不如到场巴赫穆特战役的乌军。而这既有可能是装备技能水平低下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职员练习不敷导致的。 但不管怎么说,乌军战斗力大不如前都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而雷同的题目也不可能只出现在库尔斯克战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已往2个月时间里,俄军在应对库尔斯克战事时,不仅没有抽调乌克兰境内的其他作战队伍,反而还让这些队伍就地发起反攻。 【突袭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队伍】 莫斯科方面不可能不知道乌军面对的兵力题目,所以当乌军选择越境突袭库尔斯克时,一定要集中大量兵力以弥补队伍低下的战斗力。 再考虑到乌军现有的兵力本就难以照顾漫长的东乌战线,这些兵力被抽调到库尔斯克方向后,其他战线上的俄军面对的乌军防线,自然也就会变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同理,由于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的战果,很大水平上是利用了俄军的疏于防备与边境兵力短缺等毛病。也因此,当俄军可以集结到足够多的反攻兵力时,在境外作战,一不占天时二不占地利的乌军会被俄军的反攻给分割包围,并不是什么值自得外的事。 当然了,虽然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库尔斯克战役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 【被俄军摧毁的乌军坦克】 因为任谁都清楚,乌军对库尔斯克的越境突袭就是一场“政治仗”,为的就是让基辅当局可以在和美国的军援谈判中把握更多筹码。 反之,这也意味着在美国大选结局不定,各方都没有时间搭理乌克兰的当下,即便俄军在短时间内击溃库尔斯克的乌军,基辅也很可能会再在其他战线上发起进攻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且不要忘了,其他战线的俄军能够取得一系列进展,同样利用了乌军将大量兵力集中到库尔斯克的战略态势。 【俄乌战线态势图,库尔斯克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收复】 所以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一日不清,莫斯科方面固然挂不住面子。 但不考虑面子的话,将这里的战事长期化一来有利于俄军继续杀伤不断往库尔斯克增兵的乌军,将其打造为新的“绞肉机”。二来,其他战线的俄军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拔除乌军在东乌地区建设的堡垒群。 甚至从某种水平上来说,此次俄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大概率也不是以收复国土为目的,而是为了占据更好的地理位置以高效杀伤乌军。 毕竟柳比莫夫卡附近的地势对比更东边的乌军有明显的高度优势,中间还有一条河作为阻隔。若是俄军能够稳占此地,不仅可以有效遏制乌军方面的反攻,还可以居高临下打击列别焦夫卡、洛克尼亚方向的乌军。 这一猜想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巴赫穆特战役中,俄军采取的战术也是先占据城区外围高地,再居高临下打击乌军。如此高效的战术,库尔斯克的俄军没有理由不直接拿来用,而对于同样活跃在该地区的乌军来说,他们的苦日子可能才刚刚开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12A042P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