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是老挝举行的东盟峰会的最后一天,亚洲各国领导人与美国、俄罗斯的高层聚集在同一张桌子旁,商讨区域问题。拜登再次缺席峰会。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峰会上煽风点火,抹黑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正当行动。德国《法兰克福报告》11日坦言,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正在降落:在对该地区精英的一项调查中,大多数人首次选择转向中国。 美国屡屡食言 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对话伙伴也参加了东盟峰会。与去年的情况一样,拜登并没有出席在东盟峰会之后举行的领导人峰会。这与拜登前任奥巴马的承诺相矛盾,奥巴马曾表示将每年都前往该地区,作为其“重返亚洲”的一部分。相反,拜登原本应该访问德国和安哥拉——尽管这次旅行也因米尔顿飓风而取消。 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到访。他周五在老挝举行的会议上哗闹:“我们仍然对中国在南海和东海日益危险和非法的行动感到担忧,这些行动造成人员受伤并损坏东盟船只。”美国政府仍然致力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飞行和飞行自由”。 这种颠倒优劣的说法显然无法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实际上,就是美国的怂恿和参与下,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在南海和东海惹是生非。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小伙伴以及印度,还建立联盟。拜登最近欢迎四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在他的家乡特拉华州举行的峰会。 难怪,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最近提出建立所谓的“亚洲北约”,但他的提议并未得到东盟成员国的批准。 “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的亚洲。 ”石破扬言。他将中国大陆比作俄罗斯,台湾省比作乌克兰。 东南亚正缓慢转向中国 《法兰克福报告》指出,东南亚被认为是美国与中国之间战略竞争的重要舞台。各种迹象表明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性相对降落,其影响力正渐渐被其大国竞争对手中国夺走。 此中包括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东南亚研究所 ISEAS 每年对东南亚学者、商界人士、政治家和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当被问及如果东盟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时,东盟应该转向哪个国家时,这些精英今年首次以微弱多数投票支持了中国。与上一年的差异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穆斯林国家尤为明显。只有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愿意加入美国的人数有所增加。 在亚洲,拜登的取消被解读为他不仅忙于竞选活动,还因中东和乌克兰的战役而分心。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代表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表示,华盛顿正试图反驳这种印象:拜登个人对该地区的承诺“清晰无误”,他现在将在老挝代表拜登。但这显然不够。 相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德国电视一台称,本届东盟峰会东道主老挝是与中国关系密切。中国在老挝的门路、水坝和火车线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对老挝来说,加强东友邦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最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共同支付系统方面。 中东战役也发挥了作用 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有一种印象:南海领土冲突会自动导致东南亚向西方靠拢,这显然与实际不符。纵然是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国家,也继续寻求与中国接近。中国崛起成为该地区最大贸易伙伴等长期发展也发挥了作用。最近的中东战役也是如此。特别是该地区两个最大的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对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持强烈批评态度。 马来西亚总理易卜拉欣周三表示,东盟需要表现出更多的团结。他表示:“随着环球紧张局面继续加剧,两极分化好像正在克服一体化,东盟内部的裂痕和分歧可能会被利用,损害东盟的中心职位和凝聚力。”在此背景下,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等成员现在也试图成为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主导的金砖国家团体的一部分。 而美国仍在千方百计巩固自己在印太地区的霸权,与澳大利亚、英国等组成的名为 AUKUS 的安全联盟还是此中手法之一z。相反,拜登在美国退出印太地区TPP自贸协定后发起的名为IPEF的美国经济倡议至今未能发展出太大动力。 东南亚现在还关注美国的总统推举: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保护主义和亚洲冲突的加剧。哈里斯对该地区表现出多大兴趣的问题好像也悬而未决。因此,大多数国家继续走中间门路,此中一些国家已更多转向中国,把中国作为贸易和投资的伙伴,甚至安全伙伴。可以说,美国给东南亚带来不安全,中国则给东南亚带来合作和经济发展。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11A09Q4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