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2月俄乌战役打响后,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至今看不到任何缓和或者停战的希望,双方为了打赢战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每天战场上的武器消耗都是惊人的。之前乌克兰方面要求北约每个月提供25万枚弹药,由此可见火力更强的俄军消耗只会更大,不会更少。对此,不少人表示,既然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接济,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呢? 军事接济不是一般帮助,需慎重考虑 一说起接济,很多人会想到,其他国家发生地震或者海啸,中国会派人去支援,并接济一笔救灾资金,有的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但中国依然会接济。因为这类救灾接济是人性接济,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和情感,是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可以不考虑政治因素。但军事接济可不一样,一旦接济了,题目很复杂。 尽管中俄是战略合作伙伴,之前经常开展经济双边对话和反恐军事联演,并且在重要的国际题目上经常达成同等意见,共同应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挑战。近几年,中俄更是加强了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进口了更多的俄罗斯油气产物,让俄罗斯有了比力稳定的收入来源,俄能源业因此未严重衰退。而且两国还有意共同开辟北极航线,可以说是合作前景令人期待。但这些合作根本都限于外交和经贸领域,在军事领域,两国其实对彼此都十分慎重。 四个方面关系重大,不宜对俄军援 军事和其他合作不同,每每涉及利益捆绑题目,俄乌战役到现在,已经造成了巨大的职员伤亡、财产损失,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和政局,引发了令人担忧的人性灾难,不仅谈判难度大,而且战后的重修工作也十分棘手。因此中国必须慎之又慎,考虑四个方面,制止引火烧身。 第一个方面是同西方的关系。俄乌战役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争端,但其实从深层次分析,它是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博弈,是一次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的角力。乌克兰的背后有美国和欧盟,考虑到日本和韩国也接济了乌克兰,所以乌克兰的背后还有美国在其他大洲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牵涉到广泛的国际地缘政治题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俄罗斯同北约之间的尖锐对立。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但同时和西欧北约国家也有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中国制造业出口到西欧的产物远远多于俄罗斯。因此中国不能支援武器给俄罗斯,一旦引发纷争,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到巨大泥潭中,给印度制造可乘之机。 第二个方面是中国坚持和平理念。在东欧历史上,乌克兰与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两国曾经是很好的邻居,但后来分道扬镳,这内里的矛盾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俄罗斯视乌克兰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希望通过与乌克兰保持密切关系来维护其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而乌克兰则希望脱离俄罗斯的影响,自己决定是亲近西欧还是亲近俄罗斯,这就是根本题目。所以说中国不方便明确的支持任何一方,因为中国不是相关地区的国家。中国一贯主张恭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他国以任何形式改变其他国家边界的行为,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如果对俄军援,就违背了长期坚持的和平理念。 第三个方面是妥善处理惩罚同俄罗斯的关系。这方面已经在前文提到过,中俄主要在外交和经贸领域合作,在军事领域只有少量军购合作,也都是在俄乌战役爆发前,所以对于两国来说,当下的合作方式最合适,不宜军援。第四个方面是保护中国军工技术。上世纪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苏-27时,俄方十分夷由,担心中国借此吸收俄军工技术。同样的,中国也有此类担心。所以综合来看,确实不宜军援俄罗斯。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14A02KX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