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编辑:代思佳 江文轩 责任编辑:叶维杰胡可怡 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印总理莫迪10月11日在东亚峰会上发言。图源:《印刷报》《印刷报》10月11日报道,莫迪10月11日在第19届东亚峰会上命令尊重“主权和领土完备”,称“各国在南海的活动应遵循国际法,聚焦‘发展’而非‘扩张’”。印媒表示,该言论暗指中国,间接表达支持东盟个别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印方分析人士认为,印向来支持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并借此深化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例如,印在2016年中菲南海争端、2018年中国-东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期间两次明确表态支持菲方立场。2024年4月,印向菲交付首批“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航导弹及发射装置,这是印“布拉莫斯”导弹的首笔出口订单。峰会期间,莫迪积极访问东盟国家向导人,高度关注缅甸局势、多边合作等议题。印缅关系方面,莫迪命令印缅两国加强接触,并表示印将继续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促缅早日恢复民主。印老关系方面,莫迪与老挝总理宋赛签署国防、广播、海关等领域共七项谅解备忘录与三个速效项目(Quick Impact Projects,具有规模小、成本低、规划及实施时间短等特点)。此外,莫迪还会晤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向导人。2023年5月-2024年5月印工业生产指数(IIP)数据。图源:印统计和项目实验部
路透社、印《经济时报》10月11日报道,受采矿业务收缩、电力行业疲软影响,印工业生产总值(IIP)两年来首次萎缩。印统计和项目实验部(MoSPI)数据体现,印8月IIP增长率为-0.1% ,较7月4.7%的增长率下降明显。其中,8月采矿业产出增长率为-4.3%,发电量增长率为-3.7%,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1%(上述三项在IIP盘算指数中的权重最大)。而2023年同期上述三项增长率分别为10%、15.3%、12.3%。分析指出,8月强降雨天气暂时性抑制矿产量、电力需求,预计9-10月IIP将快速回升。 我国公民在巴遇袭事件表示图。图源:“梦回糊涂”
《南华早报》、美联社10月11日报道,中国向巴基斯坦派出的跨部分工作组会晤巴外交部、内政部、谍报部分等当局高层,敦促巴加强安全步调、开展全面调查,确保中国公民及中资项目安全。10月6日,巴信德省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附近发生恐袭事件,造成中巴两边至少10人受伤,中方2人遇难。另据悉,俾路支省一私人煤矿场10月11日遇袭,已造成至少21名矿工死亡、7人受伤,目前并无任何组织声称对此负责。鉴于上合组织当局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10月15-16日在伊斯兰堡召开,巴外交部建议各国外交人员在峰会期间减少出行,多在峰会会场、使馆、重要当局建筑等“红区”内活动。印度工会中心(CITU)秘书长10月9日访问抗议的三星工人。图源:ANI
印度《印刷报》10月11日报道,由达罗毗荼进步联盟(DMK)向导的泰米尔纳德邦执政联盟内部就“镇压三星电子厂工人抗议活动”一事出现分歧,印人党公开声援DMK。9月9日,泰邦斯里佩鲁姆布杜尔(Sriperumbudur)三星电子厂爆发工人抗议。DMK当局采取严厉步调阻止工人聚集,并逮捕部分抗议者。此举受到解放黑豹党(VCK)、印共(马)、国大党等DMK执政盟友的非难。出人意料的是,被视为DMK意识形态“老对手”的印人党却公开支持DMK,称“三星工人抗议是DMK盟友VCK、印共(马)蓄意煽惑所致”,泰邦当局限制左翼政党的决定明智,左翼治理模式不利于把握经济机遇、塑造“商业友好邦”形象。分析人士表示,虽然DMK和印人党分歧较大:DMK致力于在泰邦掌权,印人党则期望成为泰邦主要反对党,但两党在限制左翼政治力量上长处基本一致。即便两党“永远不会”联手合作,也将在涉及左翼政治议题上“部分趋同、各取所需”。环球主要武器入口国。图源: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英国《金融时报》10月9日报道,印筹划引进西方技术经验,重启军用喷气发动机本土制造历程。目前,仅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掌握战斗机喷气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印20世纪90年代曾尝试研发国产军用喷气发动机“卡弗里”(Kaveri),但以失败告终。近期,印拟罗致“卡弗里”失败的研发经验,并引进西方技术,以研发第一台本土军用喷气发动机。一旦成功,预计在2030年代中期,印五代战机将装配印度制造的发动机。据悉,当前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法国赛峰集团(Safran)三家企业竞争与印合作。劳斯莱斯、赛峰集团均表示,拟与印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合作开发一款定制发动机,并将知识产权、未来出口权完全转让给印。通用电气思量到印俄关系、印伊关系,将保留共同开发发动机的部分知识产权。印将综合思量地缘政治影响、技术转让幅度等多重因素,最终确定合作伙伴。过去12个月印主要食品通胀环境。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10月11日报道,印食品价格通胀高居不下,导致印公共福利筹划——“免费午餐筹划”(Midday Meal Scheme)——预算严峻不足,多地贫苦儿童餐食质量堪忧。“免费午餐筹划”已有三十年历史,旨在为学龄贫苦儿童提供基本营养补给,目前覆盖100万所公立学校的约1.2 亿(120 million)名八年级以下儿童。印央行8月数据体现,2020年6月-2024年6月,印食品价格平均通胀率为6.3%,远高于2016年-2020年的2.9%。在食品价格飙升的配景下,“免费午餐筹划”下每名学生最低预算自2022年10月以来未曾上调,这已严峻影响贫苦儿童膳食质量。北方邦一名教师透露,自2024年4月起,学校再未供应水果,并用南瓜取代餐食中的绿色蔬菜,牛奶则用水稀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4年《天下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体现,截至2022 年,印55%的人口无法负担健康饮食成本。分析人士表示,在高通胀时期加强儿童福利尤为重要,但目前莫迪当局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图源:The interpreter网站 澳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旗下网站The Interpreter 10月10日发表题为《印度永无止境地追求环球地位》的评论文章认为,恢复“文明大国形象”是印积极寻求提升其国际地位的主因,但在实力无法匹配大国雄心的制约下,印也有可能出于“大国执念”做出偏激行为。本文作者奇蒂吉·巴杰帕伊(Chietigj Bajpaee)系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太项目南亚高级研究员。近年来,印不停积极寻求提升其国际地位。第79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印国内再次激烈讨论“印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一事。大多数印民众认为入常对印提升国际地位意义庞大,部分人甚至将安理会改革视为推动其他多边机构改革的前提。莫迪曾公开表示,“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民主国家不是常任理事国,它(安理会)又怎能声称代表天下发言呢?”此外,印每次主理国际或区域活动时,都将活动本身吹捧为印度国家伟大成就的体现。印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申办2036年奥运会均是例证。洛伊研究所最新亚洲实力指数数据体现,印综合实力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中,这进一步彰显印提升国际地位的努力。但事实上,印提升国际地位的诸多努力成效有限。目前,印难以凭自身实力影响庞大国际、区域事件。一方面,印影响周边国家的能力越来越弱。2024年以来,南亚反应浪潮兴起,尼泊尔、马尔代夫、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政权相继更迭,继任或暂时向导人对印友好水平均不及前任。另一方面,印难以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冲突中发挥实质性的影响作用。这与印20世纪中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份量形成鲜明对比。印在文明复兴、重拾昔日辉煌的使命驱动下意图提升国际地位,但实力限制往往让其产生矛盾甚至扭曲的生理。未来,随着印实力增强,印对国际地位的执念恐导致其不惜抨击任何可能挑战印大国地位的行为。*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14A001L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