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台军售遭到我方严厉反制,随着针对涉事美企的制裁令下达,美国最大无人机制造商——斯凯迪奥公司被切断了供应链,这件事还产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影响,让面临艰难处境的乌克兰十分“难受”。 此次制裁事件中的“主角”斯凯迪奥公司背靠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巨额资金,盼望能在无人机市场上崭露头角,还试图和中国无人机公司争夺市场。 为了实现这一野心,斯凯迪奥公司获得了美政府的鼎力大举补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 然而,即便是这样,被寄予厚望的斯凯迪奥公司无人机仍然问题频发,尤其是在信号稳定性上屡屡出岔。 结果这家公司还成为了美国政府插手台海问题的“马前卒”,与台政府告竣了一项攻击型无人机的采购协议。 我们对此固然不能坐视不理,随即宣布了对五家涉事美企的制裁措施,直接禁止大陆企业与这些公司开展任何交易往来。 此次制裁掐住了斯凯迪奥公司的命脉,其重要依赖的电池供应被掐断,这直接导致该公司生产链出现中断危急,进而影响到其为乌克兰和美国军方提供无人机的能力。 这一连串的事件表明,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上的地位无可撼动,美国若想通过‘去中国化’来维护本国利益,恐怕需要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 最“倒霉”的当属乌克兰军队,其本就处于武器装备捉襟见肘的窘境之中,急需美国等盟友更加“坚定”的支持,结果谁能想到美国政府四处惹事,不但导致本国的企业遭到重创,还导致了乌军陷入了一场危急当中,让俄罗斯成为了“最大赢家”。 若放在战争烈度不太猛烈的时候,乌克兰尚且还能等一等美企找到新的供应商,但现在的问题是,乌军的处境十分不妙,正在从前所未有的速度丢失阵地,再加上无人机断供的坏消息,乌克兰的前景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面对中国的强力反制,美国也十分被动,据英媒报道,斯凯迪奥公司已经向拜登政府“告急”,盼望得到快速援助。 可是,即使美国可以或许迅速找到替代供应商,问题的核心仍然无解:时间和成本将成为新的障碍。 在环球供应链深度交织的今天,美国尽管一再推动“去中国化”政策,但短时间内寻找具备相同规模和服从的替代方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这不但仅是美国一家企业的困境,也是美西方制造业长期“空心化”的真实写照,曾经的制造业大国,如今却不得不为了维持军器供应四处奔走,这对它们而言无疑是现实的一记响亮耳光。 而随着俄乌战事持续,西方国家的军器库存陷入紧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局,也充分说明了美国正在带领其盟友走上一条歪路,长此以往必会自食其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01A07MI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