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国足协发布处罚通报,43人被罚终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的活动,那么从球员涉赌,到最终禁足的整个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有媒体采访了两名被禁足的球员及其亲友,这里用A球员和B球员代替。 如何走上假赌之路? A球员从中乙转投中甲排得上名次的新球队,队里年纪长、资历深的“年老”问他要不要“带一个”,意思是要不要一起赌球下注。 年老平时对各人都不差,和俱乐部高层关系又好,不好向人家说不,A球员就没有拒绝“年老”的邀请,因为赛前不需要给年老转钱,不知道下注结果,自己只要正常踢球。 “年老”赌赢了,会在赛后转钱过来;赌输了,就直接说该补多少钱。A球员陆续从“年老”处收到 4 笔钱,合计约4万元。自己掏钱给“年老”的部分,也有3万多。 A球员的队友B球员也没拒绝“年老”的“带一个”,3场比赛赛后收到转账,总计 3.2 万元,但他在比赛里要么没上场,要么上场几分钟,没有改变比分。 “年老”说赌输了,要赔钱,就按他说的数额转账,B球员陈陆续给年老转了4万元,这么算起来,非但没从“年老”手里赚到钱,反而赔进去8000。 如何被带走? 2023年5月初的某天,B球员和队里其他6名球员被带到派出所,挨个问话。他长椅上等了8个小时,从上午等到傍晚才轮到自己。 戴着徽章、穿夹克衫的人站在他眼前,说这不叫赌资,叫利益费。由于有比赛,他被放了出来,但隔天比赛结束再次被叫到派出所。 “如果不署名(确认),我们就换个地方说话。”B球员感到心慌,他知道有队友已经被关到看守所。于是就签了名。 B球员被带到派出所的第二天,A球员到东北某市踢客场比赛,此时他已经脱离“年老”所在的球队。然而飞机一落地,警察围上来。 他被带到机场附近的派出所,被要求调出所有和“年老”相关的转账记录。录了供词,钱款是参与赌博的赌资,他署名确认。两小时后,A球员被放出来,第二天还要踢比赛。 法律上如何定罪 2023 年底,A球员被起诉,罪名不是赌博,黑白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刑期三个月,缓刑三个月。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处罚里,“拘三缓三”的量刑已经算非常轻。 B球员的处罚一样,也是“拘三缓三”。之前被关进看守所的队友关到第7个月,工作人员说愿意署名了,就能出去,队友签了名,末了判决书上的判决被判处7个月的刑罚——正好是此前在看守所拘留的时长。 如何进行行业处罚? 今年9月,中国足协公布行业处罚,分为终身禁足和禁足5年,区别在于相关人员是否受到刑事处罚:未受到刑事处罚的,禁足5年;受了刑事处罚的,禁足终身。 是否被判处刑事处罚,涉及更复杂的法规。若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2022年5月前,涉案金额超过6万,应立案追诉;2022年5月后,这个尺度降低到3万。 有人收钱时间在2022年5月之前,没超过6万,因此未受刑事处罚,就禁足5年。收钱时间在2022年5月之后的A球员和B球员,即便收的钱更少,但超过3万,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遭到终身禁足。 A球员向中国足协申请仲裁,9月末了一天,足协通知他到北京开庭。仲裁在10月中旬举行,就在写字楼里的会议室,1小时20分钟结束,得到的答案是:继续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06A04D4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