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关税问题,中欧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交锋,第一阶段暂且告一段落,两边在筹备第二阶段的磋商。 在这期间,法国作为欧盟首屈一指的大国,也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前不久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来华访问,期间宣称“支持商业谈判但不当协”、“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应对”、“在关键问题上不会屈服于压力”,摆出了一副十分强硬的态度。 而中方并没有因为法国放狠话就步,仍旧坚持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上的做法,那就是对等反制。商务部11月11日发布公告,决定自11月15日起,接纳包管金或保函的形式,实施对欧盟白兰地的临时反倾销措施。而法国是欧盟内对华出口白兰地的大户,商务部此举意图不可谓不明确。 此举事实上令法国派人来华“维权”的意图失败了。但法国毕竟也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样的波折还不足以制止它的对华举措。于是,法国选择在南海掀桌子。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日前放出消息,称将从法国购买40艘快速巡逻艇,并计划将其中一些巡逻艇部署在南海争议海域。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司令罗尼·吉尔·加万大将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笔交易是马尼拉努力实现其海岸警卫队当代化举措中“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采购”,将在四年内开始交付。 虽然这笔采购总金额仅为4.4亿美元,放在中美海军里都不够造一艘大型水面舰艇的,但菲律宾也拿不出来,据悉这照旧法国当局通过所谓的“发展救济资金”填补的窟窿。或许,40艘快速巡逻艇是法国当局白送给菲律宾的。除此之外,40艘艇中的20艘将通过技术转让在菲律宾制作,以求提振马尼拉的造船业。 实事求是的讲,近年来域外力量加入中国周边局面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日本前不久也资助菲律宾当局,帮忙制作5艘97米长的巡逻船,代价约4.18亿美元。而这些国家类似行为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在中国周边彰显存在感,以求拉近自己与美国的间隔。 因为法国远在8000多公里之外,它加入南海局面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现实利益,更遑论法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放到中国周边来看,着实也不算多么强大。以是它的举措也只能起到象征意义上的作用,毕竟就算法国给了菲律宾40艘巡逻艇,中菲两国在海军力量、海洋执法力量上,也照旧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法国的举措除了讨美国的欢心、彰显出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之外,着实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影响。而从团体来看,无论是在中欧新能源汽车关税纠纷,照旧在南海周边维护所谓的“自由航行”原则,法国都在同中方的主张唱反调。 但唱反调归唱反调,法国上述举措并不能在实质上给中方多大的损失。前文已经提到,就算法国给菲律宾提供了巡逻艇,也不能改变中菲的实力对比;而法国带头支持欧盟对华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一事,中方也可以拉拢其他欧盟成员国,不要法国这张同意票。 总而言之,中法关系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负面悲观的因素,这恐怕也是大国之间的必然。只是不管怎么说,中方都将采取切实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放任别国在南海煽风点火。就算法国救济了菲律宾大量舰艇,能改变局面吗?答案不言而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11A07KX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