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国发出通知,中美等10余国舰艇就位,40多国派员捧场,5天联演进入第二阶段,中美要联手了吗? 近日,在巴基斯坦的召集下,“宁静-2025”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在卡拉奇开幕,中国、美国、印尼、意大利和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派出舰艇参演,还有40多个国家派出观察员参加,可以说是规模宏大。演习的名字反映出举行国的初衷,预示着这场演习是为宁静而来,日程安排也是云云。2月7号至9号,各参与国举行了演习商量、圆桌讨论和参观等运动,以增进交情和互信。2月10号至11号,各方举行海上演习运动,围绕海上补给、联合反海盗、搜救、防空等科目举行演练,提升共同维护海上安全能力。而中国海军与美国、意大利同台,相对以往非常罕见,让人不禁推测中国与北约的关系正在改变,中美是否也由激烈博弈转为合作? 事实上,对军事大国来说,演习是窥见别国军事程度和战斗能力的一大途径。美军在中国周边演习期间,中方815电子侦察船常常“围观”。而一起参加联合演习就更方便了,尤其是巴基斯坦这次运动还有参观舰艇的项目,对中美等国来说“机会难得”。如果说美、日、意等国参加演习是为一件事而来,那很可能就是登上中国兵舰仔细观摩,以窥伺中国海军的发展程度。对此中国并不藏着掖着,派出了导弹驱逐舰包头舰和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参演,虽然不是中国海军的顶尖力量,但相对于大多数国家的舰艇程度仍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包头舰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远程警戒雷达,具有反隐形目标的探测能力。 对于世界交通和资源的集聚地,制海权正成为军事博弈的重点,美方处心积虑地涉足南海并故意强占巴拿马运河,最大动机就是扩大其“海上版图”,挤压别国的发展权益。从力量上讲,以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的军事能力,如果与中俄等国联手,不管是海上搜救还是联合反恐,都不是什么难事,但在西方国家的错误战略下,阵营对抗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为了国家安全,中俄不得不选择亮剑。有了美苏暗斗的前车之鉴,这对全球都不是好事。 这次巴基斯坦虽故意共谋宁静,但从它的实力和影响力来说,很难对国际政治有太大影响,不过这种运动是一个好的导向。通过短暂的联手,北约国家或将意识到两点:一是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盲目挑衅中国只会自讨苦吃;二是全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全球各国的发展也是共同体。各国如果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安全观,就可以避免大国冲突,为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6A02ZG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