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美国政府不希望与我国发作军事辩论,并强调“以实力求和平”。 但外界普遍以为,这番亮相背后,隐蔽着美军的现实逆境。 美国军火商帕尔默·拉基 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军若与中国发作辩论,弹药将在8天内耗尽,无法支持长时间的战役。 那如果中美真的开战,谁的胜算会大一些呢? 美军的弹药危急2024年3月,华盛顿智库 CSIS 整理了近20次兵棋推演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军在台海辩论中将敏捷耗尽关键弹药。 研究表现,美军的反舰导弹在7天内就会用完,而以美国当前的导弹产能 至少需要2年才能补足一场台海辩论消耗的反舰导弹,根本无法满足高烈度战役的需求。 别的,研究还指出,美军的长途准确打击武器的库存将在3周内被彻底消耗。 并且这份报告中给出的长途导弹储量也非常惊人,包罗4000枚空对地联合防区外导弹、450枚长途反舰导弹、400枚鱼叉反舰导弹、400枚战斧导弹。 但美国智库的结论,说到底还是建立在推演之上的,而且他们也很有可能放烟雾弹,隐蔽实力。 所以不能尽信其一家之言。 或许从俄乌战场上,我们能窥见美国军火实力的部分真容。 乌克兰战役暴露美军军火短板瑞典作家、英国UnHerd网站专栏作者马尔科姆·凯尤内曾在2023年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俄乌辩论已经暴露了美军弹药供应链的严重问题,美国不得不“从库存中掘地三尺,从每一个盟国搜罗弹药”, 以维持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由于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美军的 155毫米炮弹、长途火箭弹等关键武器库存大幅淘汰,甚至需要向私营军工企业追加巨额订单。 美国军方官员也认可,美军已经掏空自己的库存,连乌克兰战场的炮弹供应都难以保障,更不消说支持一场高强度的台海战役。 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美军的军备采购体系“过时”,并指出美军预算巨大,但战斗力提拔极其迟钝。 要知道,二战时期,美国曾敏捷建立巨大的军工体系,但如今连基本的弹药生产都难以维持,这种落差感对美国人而言确实是巨大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呢? 马尔科姆·凯尤内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美军“去工业化”的恶果,当前的美军已无法进行现代化工业战役,即便想扩充军工产能,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所以美国防长海格塞斯称美国 “不想与中国发作辩论”,才会让人怀疑是在“挽尊”。 我国的信心而与美国的灰心相反,随着近年来军事的发展,国内军迷的信心相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拔。 这种自信首先来自我国的工业体系与军备生产能力。 在现代战役中,武器生产速度决定战役胜负,而我国不仅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还具备完整的弹药、战舰、战机制造链,远超美国的分散式军工体系。 别的,我国还具备地缘优势。 因为我国并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国防的发展也是为了关键时刻自卫。 所以就算中美真的开战,很有可能是美国进行跨太平洋作战。 而我国则能依赖本土优势,背靠强大的“人民生产线”,在补给、后勤、战斗力上全面压制美军。 而美军只依赖海外基地,根本无法长期支持高烈度战役。 因此,即便国际局势风云诡谲,但只要我们自己珍惜和平,热爱故国,就有这个自信,不怕任何来犯之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0A0978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