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第一轮谈判已经落下帷幕,从双方的反应来看,结果还是非常乐观的,美俄关系的缓和,就此乐成地迈出了第一步。 而美乌两国,也因此大翻脸。泽连斯基对美方提出的矿产换援助发起直接体现拒绝,特朗普则直接抨击泽连斯基,要求其尽快下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国家只敢闭门开小会,试图一起商量一个对策出来,不至于让自己输得太过难看。 然而,有个国家却在这个敏感时刻站了出来,公然站在美俄两大国的对立面上,力挺乌克兰。这个国家就是土耳其。 日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以“奥斯曼帝国式”的排场,迎接了泽连斯基。在总统府的门口,埃尔多安撑起一把大伞,亲自迎接了从雨中走来的泽连斯基。随后两人并肩站立,神情严肃,这一瞬间被记者捕捉,背景中的雨点则更为画面增添了历史感和戏剧性。 这一场景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外交会晤,更是土耳其向世界在宣告:土耳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来将接过重任为乌克兰遮风挡雨。 在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埃尔多安更是强调,乌克兰必须要保持领土完整,在这一点上,土耳其的立场是永远不会变的,甚至其还敦促乌克兰必须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不得不说的是,以往总被批判“两边倒”的埃尔多安,这次罕见地做了一次坚定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是要和美俄两个大国对着干。 对于埃尔多安来说,之所以这样做,重要有四点考量。 起首,这也是其拿捏地缘战略平衡术的一种方式。 过去多年来,土耳其和俄罗斯在能源、叙利亚问题等领域都存在密切的互助,但是其非常清楚,对俄罗斯的过度依靠,将削弱土耳其的自主性。所以其当下支持乌克兰,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对冲俄土关系的风险,让自身维持“八面玲珑”的灵活性。 再加上乌克兰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通过支持乌克兰,土耳其将有望再度强化对黑海安全的话语权,从而防止俄罗斯完全掌控该区域。 其次,则是方便向美俄加码加价提要求。 美俄关系缓和的背景下,土耳其一定程度上是面对被边沿化的风险的。如今埃尔多安高调支持乌克兰,不乏有借此向西方示好以换取利益的意图。比如说要求美国答应F-16战斗机交易,或推动欧盟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的让步。 对于俄罗斯也是云云,通过支持乌克兰保持对俄压力,从而迫使俄在叙利亚、高加索等问题上妥协。 三则是强化自身“摇晃国家”的地位。这几年来,国际社会始终将埃尔多安描述为“墙头草”,但不得不说的是,他很善于将冲突,转变为有利于土耳其的地缘政治机遇。在这次的记者会上,埃尔多安就信心满满地体现,将来一段时间内,土耳其将成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之间举行会谈的理想东道主。 最后,则是实现自身的“超级大国梦”。 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愈加活跃,其加入叙利亚、利比亚和纳卡冲突,以及在东地中海地区争夺能源资源,清晰地展示出其战略意图,即要打破过去在周边问题上相对被动的局面,通过更为激进和主动的外交政策,努力提升其区域乃至环球影响力。 而当下支持乌克兰,也能被视为是这一战略的连续,意在将其政治触角伸向东欧地区,以期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 除了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显著动作,土耳其也积极利用“突厥语国家联盟”这一文化纽带,加强与中亚和高加索国家的联系,形成一个以安卡拉为核心的文化和政治联盟。如今通过支持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土耳其便能有用地强化这一跨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纽带。 此外,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频频公开批评联合国安理会机制,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不应仅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主导,他提出“世界大于五国”的主张,旨在为国际治理寻找新的多边互助模式。通过介入俄乌冲突,土耳其试图证明自身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推动国际秩序多极化。 基于埃尔多安的这些战略动向,我们可以发现,其正在努力将土耳其,打造成一个更具话语权的区域大国。 总之,埃尔多安的“超级大国梦”并非浪漫主义的历史回归,而是基于实际利益的精密算计。支持乌克兰就是其多维度战略的一环,目的是在美俄欧博弈中占据枢纽地位,重塑土耳其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影响力网络。 然而,这一野心能否实现,既取决于国际格局的演变,也考验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平衡能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0A04Z8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