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至1989年期间,中越双方在老山地域的战斗并未结束,面对恒久以来的激战,越南大批高级军事将领出现“迎战”抵触生理,他们联合发表声明,公开向越南当局表达强烈不满,而随着这种情绪的产生,一线军队内部军心涣散,开始产生厌战生理,甚至有越军士兵大呼: “我们不想和中国打仗了。” 为什么越军士兵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越军无法包管基本战斗任务 自1979年2月17日开始,对越自卫反击战彻底打响,然而,经过了28天的战斗时间,我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惩戒目的已经达到,将陆续撤军回国。 值得注意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越南当局野心不改,持续向我国哗闹。甚至侵占我国老山领土主权。对此,从1984年开始,我部各地军区部队集中7大军区轮番进入战场,与越军展开了一场长达5年(1984年至1989年)的轮战。 此中最激烈的战斗阶段当属1984年至1985年期间,双方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集中47个炮兵营,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炮兵大对决。在双方炮战比拼下,我军先后收复者阴山、法卡山、八里河东、那拉山口等战略要地。 自1986年开始,随着越南最高领导人黎笋去世之后,越南新任亲华派领导人阮文灵开始有意打破中越之间僵局,期待改变越南眼下不利局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越基本上是边打边谈。 1988年末至1989年期间,老山战场上几乎很少听到枪声了。对此,在越南边防政策作出改变下,中国方面也开始将临战状态转为守备状态。 越军的主动停火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被解放军打怕了,还有一个更核心的原因来自快要瓦解的内部。对刚刚上任的阮文灵来说,国内局势远比老山战场更加严肃。而且前线战场上的大批高级将领联合发声,公开向越南当局表达强烈不满。如果阮文灵不能够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结果不堪设想。 彼时的老山战场,解放军部队已经占据了主动权,秉持着“拖延战术”的原则,我军并未主动进攻,而是采取以静制动原则。然而,此时的越南军队内部,却正在承受着“因粮食短缺而无法完成基本战斗任务”的窘况。 这场长达10年的老山战役,几乎拖垮了越南整体经济,特别是到了老山战役的后期,越军后勤补给能力严重不足,军队内部正常的伙食供给都无法满意。一些士兵常常出现吃不饱的状态。 为了能够缓解这种尴尬的情况,越军领导层要求,在军队粮食中掺杂一些稻草、石子等杂物。此中掺杂的比例为2:17,也就是说,17公斤的粮食中掺杂2公斤的杂物。 就算如此,越军领导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生生的将一天三顿的伙食缩减到了两顿,甚至是一顿。看到这种情景,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军委监察委员会主任黎光和上将痛斥越南当局: “这样的情况,士兵们根本完不成上级交给的基本任务。” 无疑,曾经在越南当局眼中引以为傲的“百万雄兵”却成为了一块“鸡肋”,不仅无法满意粮食所需,就连正常的经费开销也是捉襟见肘。 一些参战的越南新兵心怀不满,叫嚷着: “都是由于越南当局背叛了与中国的正常关系,是他们导致如今的这种局面。” 显然,一线士兵不愿打仗了,他们将统统过错推给了越南当局。这种情况,如果越南政府想要继续与中国开战,恐将人心涣散。 彼时,对刚刚上任的阮文灵来说,越军内部已经军心不稳,“金主”苏联更是指望不上了,为今之计就是与中国和谈,恳求这位老年老不计前嫌,帮自己一把。 二、越南政府一心求和 1989年10月,为了能够改善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拯救国家江河日下的经济,越南最高领导人阮文灵委托自己的好友老挝书记凯山访华。希望对方能够将自己的请求转达邓公。 面对越南的求和亮相,中国并未立即答复,而是直接提出一个要求: “越南必须从柬埔寨领土上撤军,要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面对这个要求,凯山也如实的转达,彼时,越南领导层并非只有阮文灵一人说了算,此中不乏一些与黎笋为伍的“反华派”。 就在阮文灵犹豫期间,老山前沿阵地上也在上演着一幕“香烟罐头投递战”。 原来,躲在猫耳洞里的越军早就无心打仗,他们更愿意与我军战士化敌为友,希望能够博得好感,获取一些食品。 为了展现更多的诚意,越军士兵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敌我”,特意学会一些不成调的中国歌曲,向我军示好。 甚至还会将一些小纸条塞在空罐头盒里,写上“中越友好”几个大字。 面对越南士兵的这些“小动作”,我军主动将此事上报给了上级部分,得知情况后,军区领导层也制定了新的战略摆设:用食品瓦解越军的战斗意志,让他们产生厌战生理。 于是,一车又一车的罐头、烟酒,不要钱似的运往老山阵地前沿,看到这种情况,一些解放军战士酸酸的道: “这么多的好东西,真是自制这些越南佬了。” 有时候我军战士故意将自己的烟卷放在烟盒里,替换下一些红塔山。 “哼,可不能全自制了他们。” 得到“礼物”的越军十分兴奋,有时候还会主动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道: “中国朋友,再来…….!” 为了能够吃饱,越军似乎忘记两军还未结束的战斗。虽然我军实施精神瓦解战略,不过,战争没有宣布结束,所有人继续严阵以待,不敢掉以轻心。 有时,越军那里还会扔过来罐头空盒,只见里面的纸条上写道: “我们不想打仗了,希望两国人们能够友好下去。” 一线越军士兵早已身心俱疲,他们根本不愿继续战斗,或许越军们早已经意识到,这场战斗根本就是一场错误。 不过,战斗是否结束,并非是越军士兵能够决定的,而是越南的领导层。 为了能够顺利推进中越停战计划,阮文灵于1990年9月,绕开国内残余政权势力,机密来到中国成都,与主要领导人进行了一次深切的机密会晤。 终极,这次会晤之后,越南边面答应从柬埔寨全面撤军,并签署《会谈纪要》,同意中国方面提出的相关方案安排。 1991年,随着苏联政府的解体,成为压垮越南领导层最后一根稻草。 1993年,中越双方签署停战协议,这场战斗才算彻底结束,中越两国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 老山战役从1984年4月,一直到1989年结束,这场战役中越双方死伤无数,关于越军的详细伤亡,一直没有正面说法。根据中方资料记载,越军伤亡70000余人,而越南的含糊不清,也恰恰说明伤亡惨重。 后来有人曾经查阅相关档案,记载解放军歼敌60000余人,此中死亡40000余人,受伤10000余人,俘虏2000多人。 当然,这些还只是一些正规军的伤亡数字,如果将民兵的伤亡数字记载下来,恐怕越军伤亡数字近10万余人。 相比于越军伤亡,中方伤亡也不少,接近30000余人。 老山战役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时间,从战役爆发的情况来看,中国始终奉行一个拖字诀的战略,以被动化主动,逐渐掌握老山主动权,死死将越南大部分兵力拖在老山高地上。不仅导致越南丧失了发展的10年“黄金期”,而且也将苏联拖垮。 战后,中国与越南就老山领土问题进行了划分,123号老山高地归我国所有,4号一国一半。 然而,很多经历过老山战役的解放军战士却有些怨言,认为:凭什么我们辛辛劳苦打下来的地方要划分一部分给越南。 究竟上,战争的最后都要通过政治协商解决,这也是为了恒久和平稳定作出的结果,也是我们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目的: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也绝不会任由他们侵占我国领土主权。 如今中越双方虽然恢复了友好往来,但是越南与中国的关系可不复从前,而且越南在失去苏联这个靠山之后,又“不计前嫌”投入美国怀抱,这种将中国视为“对手”和“敌人”的心态,只会让越南与中国间隔越来越远,失去发展的最好机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5A0098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