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俄乌冲突迎来三周年怀念日。 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绞肉机”的战争,竟让中国成了最大赢家? 一、俄罗斯与乌克兰: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三年来,俄军以“特别军事举措”之名,吞并乌东四州,却付出数以万计士兵伤亡、黑海舰队旗舰沉没的代价。普京虽在战场上推进至库尔斯克边界,但国内通胀率飙至9.5%,经济被高利率克制得喘不过气。而乌克兰更惨:四分之一国土沦陷,泽连斯基政府靠西方输血续命,却连矿产协议都得看美国脸色。2025年二月,泽连斯基甚至坦诚,美国想从乌克兰手中拿走十代人的利益。这场战争,本质上是用血肉之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二、美国:霸权工具人,反被欧洲捅刀 而特朗普上台后,高喊“结束战争”的口号,却把乌克兰晾在一边。美国对乌援助从每月百亿欧元骤降至“宠物项目”级别,甚至要求乌方用稀土矿抵债。更绝的是,美国推动的“俄美密谈”直接踢开欧洲,马克龙怒斥特朗普“极度自私”,朔尔茨直言“欧洲觉醒得太晚”。美元霸权看似因欧元衰落而巩固,但中国的CIPS系统却处理惩罚了175万亿元跨境支付,人民币实际国际支付占比达7%,悄然坐稳全球第三大货币。 三、中国:闷声发大财,边角料里捡金子 当美俄在战场上较劲时,中国正上演教科书级的“危机套利”: 能源抄底:俄罗斯被迫低价卖油,中国客岁进口俄能源总额同比暴涨45%,北方港口油轮排起长队; 财产捡漏:西方企业撤离俄市场,奇瑞、祥瑞却以“半价”拿下莫斯科车展黄金展位,德系车企生产线加快转向长三角,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三年战争期间席卷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国内甚至因为民族自大情绪和中资车在严寒天气下的一些状态发起了抵制中国车的运动; 基建突围:被俄拖延20年的中吉乌铁路终于动工,中欧班列经此可收缩800公里运距,亚欧大陆经济整合提速; 货币收割:全球南方国家去美元化浪潮中,中国与伊朗、巴西签下本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在非洲支付占比突破18%。 四、地缘格局:多极世界,中国才是终局赢家 这场战争的最大启示是:大国博弈从不是战场上的你死我活,而是体系化的利益重组。美国用乌克兰拖垮了俄罗斯,却让欧洲去工业化,反倒自制了中国。当欧洲议会高喊“战略自主”,当金砖国家扩容至13国,当沙特、伊朗争相加入上合组织,旧秩序的裂缝已撕开。 五、尾声:战争没有赢家,但历史会记着抄底的人 回望三周年,俄乌用血泪证明:真正的赢家从不在战场,而在乱局中看清趋势的人。美国用霸权收割短期利益,却透支了盟友信任;中国以“动态平衡”破局,在能源、财产、金融领域完成三重跃升。下一次全球危机来临时,大概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俄乌战争埋下的伏笔,正在如何改写未来的权力版图。 俄乌冲突三周年: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为何中国悄然崛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4A08JC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