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00亿了!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这意味着,《哪吒2》自此位列中国影史、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首!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3!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目前已经排名第16了) “拼吒吒百亿补贴”取得圆满成功,不出意外的话,最新预测的160亿总票房也会很快实现,《哪吒2》将进入全球票房榜前五。 而根据目前爆棚的口碑来看,这个意外不会出现,160亿总票房大概只是守旧预测,在观众齐心协力下,完成第二个“拼吒吒百亿补贴”不是不可能。 所以,我才敢大胆发这篇指出《哪吒2》小瑕疵的推文,因为,这不会对票房有任何杀伤力。 《哪吒2》也有错别字? 是这样的,最近冲浪看到一个话题词条#瀚墨痛失三点水#。由于瀚墨是敖丙的配音演员,我忍不住点进话题,想看看网友玩出了什么有趣梗。 效果发现,这位CV演员在“控诉”很多人把自己的名字瀚墨打成了翰墨,三点水“水灵灵”不见了。 而这种错误,不仅网友在犯,连《哪吒2》官方也被输入法坑了,片尾字幕里,同样打的是翰墨而非瀚墨。 看到敖丙配音演员名字被打错,不少网友玩梗调侃,称痛失三点水的瀚墨老师是“哪吒2里唯一绝望的人”。 有人表示“好的,翰濹老师”,让周星驰无厘头幽默的含金量又上升了。 有原神玩家爆梗,称三点水在敖丙和哪吒打元素反应时被蒸发了,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不外,也有网友认为,连配音演员的名字都能打错,某种程度上也阐明哪吒官方的粗心大意,以及对配音演员的不重视。 代入到敖丙的绝望,这怎么不算是CV和动漫脚色的精神共振呢? 而且,继续深扒会发现,《哪吒2》的字幕里还有其他错别字。 比如把“魂飞魄散”打成了“魂飞破散”,由于这一错误刚好出如今电影开头,发现的人不在少数。 鹿童让哪吒“休养几日”再继续升级打怪时,字幕把休养错写成了修养。 太乙真人第一句台词“虽抗下了天劫”,“抗”换成“扛”大概更合适。 当观众走进电影院,放大镜式看《哪吒2》,足以阐明,电影的爆火没有一点水分。 我们当然不能责怪网友太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毕竟,错误真的存在。 大概有人认为错别字无伤大雅,但有人就像《哪吒1》番外中有着强迫症的姜子牙,看到错别字就浑身难受。 而信赖《哪吒2》官方已经看到网络舆论了,只是,如今电影正在上映,只能等电影上线流媒体时再改正了。 同时,一个难能可贵的点是,面对《哪吒2》有错别字的现象,网友更多展现出了包容的态度,而不是借题发挥,一股脑地踩一脚。 《哪吒2》的犯错豁免权 错别字千千万,年底占一半。 年底打工人到底多不想上班?仿佛团体中了一种不写错别字就不交稿的毒,各种捅娄子,让人大跌眼镜的文案错误就出如今了不同品牌的营销中。 有人买年货时发现,宜家的放置和防止傻傻分不清楚,“放置儿童误吞”属实有点惊悚。 介绍绿色板材时,乱用“得的地”,“让你用的更放心”错误也很低级。 ▲图源:小红书@tsing 某家酒楼的年夜饭海报,赫然写着2015年,不知道的还以为时空穿越了。 而春节档电影也没有逃过被错别字坑害的命运。 比如和瑞幸咖啡联名的《封神2》,宣传物料闹出了“将西岐错写成西崎”的笑话。 ▲图源:小红书@elegant 依旧是《封神2》,与淘宝合作时,直接给两位主演黄渤、费翔互换了名字,被网友吐槽“殷寿不用攻打西岐可以直接拿到封神榜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文案故意的。 ▲图源:小红书@厂里厂外那些事 看到不少品牌宣传中出现错别字,连路过的蚂蚁可能都要啐一声:天下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但是,当《哪吒2》官方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有人会从剧情角度为官方找补,有人找到了催更第三部的清奇角度,主打一个“吒儿犯错没关系,我会溺爱”。 我们确实很难给《哪吒2》打上“草台班子”的标签。 因为,当我们拿着放大镜看《哪吒2》,大概看到了瑕疵,但更能看到,幕后团队在打造作品上的真诚和用心。 流传相当广的故事是关于海妖的铁链特效。 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周期,曾有人建议饺子在铁链特效上放水,比如不需要所有海妖都加铁链,或者铁链可以时隐时现,但这些方案都被饺子否定了。 在导演看来,妖族只有被困在海底炼狱,它们才有反叛之心,会向龙王借兵围困陈塘关,同时龙王能够捏住它们的命门,这是剧情主线上一个逻辑的底层核心,如果海妖身上没有铁链,从虚空裂口出来就自由了,故事就不成立了。 ▲图源:央视新闻 据说,最终呈现的海妖铁链特效,20人团队耗时1年才完成动态渲染,每秒成本都超20万元。 还有《哪吒1》时被申公豹长毛特效折磨崩溃的特效师,去职换工作后,又遇到《哪吒1》把这一特效工作外包到了新公司,被网友调侃“让申公豹长毛就是他的命”。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截图 一个个看似辛酸又好笑的故事,其实都源于整个制作团队对高品质作品的死磕,这才有了如今《哪吒2》的惊人成就。 大概因为制作周期过于紧张,导致最终字幕校对过于仓促,但这样的错误,属实是可以忽略的一环了。 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国漫IP 不能否认的一件事是,随着《哪吒2》的票房越来越高,它已经被赋予了超越初衷的IP使命。 有人扒出了2023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发言,他当时预测《哪吒2》的票房至少达到50亿,如果选择在春节或暑期档上映,六七十亿也并非不可能。 ▲图源:微博@双门一棵小趴菜 当时,不少人讽刺王长田70亿的预测是痴人说梦,而如今,这成为了他唱衰《哪吒2》的证据(不是)。 在大年初一上映之前,大多数人眼中,甚至在饺子和王长田看来,《哪吒2》可能只是杀入2025年春节档的一部动画电影,同台竞争的有撞型的《熊出没》系列,以及“唐探”、“封神”等更多有高口碑前作的IP。 时隔五年,观众是否还会乐意冲着《哪吒1》买票观看,恐怕主创心里都没底。 但随着口碑不断发酵,《哪吒2》仿佛蛟龙出海,所向披靡。 它先是让春节档其他五部电影望尘莫及,而后在中国影史票房榜单上不断攀升,最终一步步超越《你好,李焕英》《战狼2》《长津湖》,拿下冠军宝座。 《哪吒2》的对手很快变成了全球影史票房榜单上的那些国外大片,开始上演“升国旗”的热血番,《变形金刚》《钢铁侠》《指环王》《速度与激情》《美国队长》等曾经风靡中国市场的西欧电影一一被甩在身后。 更可怕的是,如今超100亿的票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市场。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从唤醒了长期低迷的电影市场,到引领国产动画的新一轮崛起,从挑战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的天花板,到被视为体现中国文化自大、向国际输出中国文化的紧张象征,《哪吒2》被赋予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 但在我看来,《哪吒2》最值得赞扬的一点是,它证明了“品质为王”的可行性。 而品质背后,是《哪吒2》集结了“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是国内外一百多个团队,四千多名工作人员,用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交出的答卷。 因为字幕有错别字,这份答卷不算是满分,但也提醒饺子,他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哪吒3》要更用心制作。 大概有人觉得那些错别字是网友瞎说的,我这里不做辩解,大家可以再买票去电影院看一遍,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7A06SX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