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王毅应邀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开幕式演讲,期间王毅外长向欧洲发出“组队”邀请。然而,从欧媒的相关会议总结来看,似乎并没有将这一议题放在心上。 克日,应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邀请,王毅外长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开幕式首日发表了“中国专场”演讲。这也是中方首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发表演讲。 王毅指出,多极化的世界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正在成为现实。而中国必将是多极体系中的确定性因素,将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他强调,中方始终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发言中,王毅外长还特意向欧洲发出邀请,表示中国愿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欧盟“全球流派”战略对接,赋能彼此,也赋能世界。 所谓的“全球流派”战略,是欧盟在2019年推出的一项全球基建计划,计划在2021-2027年间动员3000亿欧元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无限制、无歧视的战略投资。在拉动全球经济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利。 这和我们的“一带一路”很像。“全球流派”战略的布局,也是重点关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区,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如果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弥补全球层面基建缺口,双方还可以根据目标差异,确定不同地区的重点投资方向,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双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遭遇非常严重的贸易掩护主义思潮,这一点,中欧之间太多共同之处。 再度上台的特朗普,将“美国优先”贯彻到底,对全球高高举起贸易关税大棒,无论盟友还是对手都一视同仁,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震荡。 上一次应对特朗普的时候,欧洲靠的是俄罗斯,这一次,这条路走不通了。因为乌克兰问题,欧洲已经和俄罗斯撕破脸,而另一边特朗普的威胁迫在眉睫,除了关税大棒外,特朗普还绝不掩饰其拉拢俄罗斯吓唬欧洲的想法,比如要求北约国家军费提高至GDP的5%。 也正因为如此,中欧应当团结起来,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共同反对贸易掩护主义。 实在,欧盟并非中国的第一个邀请对象,美国才是。 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曾任国务卿的约翰·克里就收到过中国邀请,发起中美共建“一带一路”,但因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的拦阻,该发起最终作罢。克里将此形容为他“一生中错失的最大政治机会”。 不知欧洲国家能否把握住这个改头换面的好机会,不过看欧媒的相关会议总结,似乎没有把这一议题当作重点,还是对美国抱有幻想。 比如,冯德莱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中基本没有提到中国,唯独一次就是说现在世界上可能面临着中美所谓的“两极化”,或者博弈的危险。 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关税大棒还没有切切实实砸下来,欧盟还在观察,希望规劝特朗普,因为这个会议本身,就是跨大西洋相和谐,解决世界安全问题的场所。 在特朗普已经打“明牌”的情况下,中国已指出明路,何去何从欧洲也该了然。如果仍旧执迷不悟,上美国“菜单”是时间问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7A05YX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