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实在是相对的,相对什么时期呢?相对2012-2020年那段时期。 那段时间,英格兰国家队当中的首发阵容是这样的: 这套首发按照气力来说,后面那一排也就沃克能达到洲际以上级别的球员,下面这排就一个凯恩是世界级的,斯特林总体气力是介于洲际和世界级之间。 至于什么亨德森、马奎尔、林加德、杨教授、阿里等人,名气很大,水平我就不说了。 相较于2004-2010年期间英格兰国家队阵容,这提到的阵容应该是30年来最平民了。 而在2004-2010期间这套国家队阵容,实在也说不上多好,从我们对英超开始有记忆的时候,英格兰球员就很缺Playmaker(构造者)——直到凯恩被开发出来。 结果就是SSR凯恩要么带一群综合气力只有C的阵容,要么带一群被媒体吹到天上,实际上气力只有B左右的阵容。 如今这支英格兰,与其说人才井喷比较强,倒不如说经历过英超在经历了打包上线之后,大量资金灌入,摧毁了原本青训生态之后的拨乱反正—— 重回大陆之后的回到正轨而已。 我们可以注意看英超开始具备良好商业价值的96/97赛季开始,外籍球员的比例一下子就被拔高了,然后持续不断攀升,最终在次年(97/98赛季)突破了50%的大关,在02/03赛季直接给突破60%的比例,再也没下去过。 我们都知道,球员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一个球员的顶峰期大概是在23-28岁这五年时间,而球员成长的高速阶段,在17-22岁,在这个年事段期间,球员的角逐机会多少,是非常影响球员的成长的。 也就是说,在18-22岁期间,年轻本土球员的角逐机会和青训培养,是关系到这些球员最终发育上限的关键。然后我们看一下,从96/97赛季开始,往后推个18年,这不正好是2012-2020这段青黄不接的时间吗? 而为什么这段时间英格兰本土球员不受待见?具体可以参考我这篇关于海瑟尔的回答: 海瑟尔惨案对英格兰足球的影响有多大? 海瑟尔惨案在1985年之后,一直到1990年期间,彼时的英格兰甲级联赛(前英超)对外籍球员的吸引力极其有限,反而被迫成就了弗格森92班的黄金一代。 而彼时的英格兰因为和欧洲大陆的战术厘革脱轨,英格兰青训出来的球员还以铁血、斗志、万能中场、442两翼齐飞来对抗欧洲的技术流,自然难登大雅之堂。(毕竟青训培养都是按照老黄向来做的) 而在96/97赛季,英超开始资本化之后,外籍教练开始大批入驻。(温格入驻阿森纳为标志大陆化时代开启) 本土青训的球员由于“闭关锁国”了那几年,无法与欧陆战术接轨,而在02/03赛季阿布收购切尔西请来了穆里尼奥之后,大陆化足球彻底掀开了英伦三岛的简陋的战术底裤——外籍球员比例持续攀高。 然后就是熟悉的金元足球之间的竞争——2008年,阿布扎比财团收购曼城。 终于,而就在同一年(08/09赛季),曼联好不容易杀进了决赛,完败于大量启用青训构建的梦三巴塞罗那,英超联盟内部开始推动“Homegrown Player Rule”(本土培养球员规则)。 最终在2009年通过,并在2010-11 赛季正式实施。 规则规定,在英超角逐注册的25人一线队大名单里(21岁以上球员),需要包含8名本国青训培养(即18-21岁期间在英格兰任意俱乐部注册1095天——3年)。 而在今后,英格兰内部继续推动持续性的青训改革计划——2012年EPPP计划。 所谓的EPPP(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 EPPP)实在说到底,就是一套工业化的青训模子。 这个模子从青训建设,人才模子,资金支持等多方面进行了标准化的重构。 比方说各级梯队的各个品级的训练时间,获得的资金支持。 还有“未来之星”人才模子要求: 而如今看到的萨卡、福登、帕尔默、桑乔等人就是“Homegrown Player Rule”和EPPP计划的受益者。如今英格兰这些冒出来的年轻球员,大概在10-13岁开始进入EPPP计划的青训学院里。 选材标准和模子基本固定之后,自然也容易形成下限足够高,上限不可知的相对更体系化的成才。 但是吧.......这才到哪儿啊,未来的路还很长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07A02JU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