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不愿放弃眼前的机会,还想收中俄一笔“过路费”,已批准了一个自然气管道项目,只等中方点头? 就在克日,俄罗斯能源部表示,“同盟东方”自然气管道项目,已经获得了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的批准。 去年9月份的时间,俄罗斯总统还表示,该项目正在接受有关国家的鉴定。 如今不到半年,就获得蒙方批准了,可见对于这次合作,蒙古国不再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而是下定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 事实上,原本俄方是打算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过境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自然气。 一旦该项目落成,对于蒙古国来说,可以轻轻松松收取一笔“过路费”。然而由于代价问题,三方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没有谈妥,项目也就迟迟没有进展。 如今“同盟东方”自然气管道项目被提上日程,也可视作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的延续,同样是过境蒙古国,向中国输送俄罗斯自然气。 根据俄方此前公布的消息,有关该项目的建设事宜,早在俄能源部长齐维列夫和蒙古国驻华大使恩赫包勒德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双方团队就曾交流过。 但既然是要向中国输送自然气,那么光是俄蒙谈妥,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中方点头才行。 如今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该项目,而俄罗斯能源部也公布了这一消息,中方还未做出明确表态,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并不是板上钉钉,各方还有进一步商量的空间。 对于我们来说,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更加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基于自身实际利益,做出合理的考量。 而对于蒙古国来说,假如错失了这次机会,再想收中俄“过路费”可就难了。而且在蒙古国之前犹豫不决的时间,已经有国家把握住机会,主动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去年12月份,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就表示,俄罗斯已经启动了一项新的自然气管道项目,筹划经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自然气。 预计该管道每年可输送450亿立方米自然气,此中100亿立方米向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供应,剩余350亿立方米将全部供应给中国。 对于俄罗斯而言,重要的是将能源卖出去,至于过境的国家是蒙古国、还是哈萨克斯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而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假如能够参与中俄能源合作,不仅能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将提升本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随着比年来中亚国家跟中国的关系不停深化,能源范畴的合作也愈发密切,从哈萨克斯坦过境自然气,也不失为一个可供参考的选择。 或许也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点,蒙古国才突然转变了态度,火速批准了“同盟东方”自然气管道项目,想要搭上中俄能源合作的列车。 但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蒙古国若真想抓住机会,深化中俄蒙三边能源贸易,还需要拿出合作的诚意来,用实际行动说话才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23A067P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