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也门胡塞武装在短短48个小时内,已经三次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美军的“哈里·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 当胡塞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向外界再次证明胡塞武装的行动之后,人们看到,美国的大规模空袭,根本没有对胡塞造成实质性损伤。对于胡塞武装这支中东悍旅,美国已经拿不出任何好的应对办法。 根据胡塞武装公布的作战细节,胡塞对美军航母的三次攻击,出现出清晰的战术升级路径。 第一击发生在3月16日深夜,1枚巡航导弹与1架自杀式无人机组成的先遣队,趁着夜色突袭哈里·杜鲁门号航母。 尽管美军宙斯盾系统乐成拦截,但这次摸索性攻击,暴露出航母战斗群的反应漏洞。美军航母的反应并不实时,如果胡塞武装的导弹再先辈一些,美国航母有可能会凶多吉少; 第二击发生在3月17日下午,知情人士指出,在其时,不但“哈里·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遭到了袭击,美军在红海巡航的"科尔"号驱逐舰,也成为了被打击对象。 为了拦截胡塞武装的导弹,美军发射了多枚标准-2导弹,宣称胡塞武装的袭击没有起效; 第三击发生在3月18日清早。这一次,2枚巡航导弹共同2架无人机直扑航母,同时另有1枚导弹与4架无人机群攻护航舰艇。 人们可以看到,胡塞武装的一大目的,就是耗尽美军防空弹药库存。作为10万吨级的海上堡垒,"杜鲁门"号配备价值32亿美元的防空体系,却在胡塞武装的"低成本战术"前表现疲态。 根据测算,拦截1枚胡塞导弹需泯灭2枚标准-2,甚至是标准-3导弹,标准-3导弹单枚成本预计达到了1800万美元,重要用于拦截弹道导弹。 而胡塞武装一次袭击的成本,恐怕不足500万美元。这种"十倍差价消耗战",正在快速侵蚀美军战役储备。 至于胡塞武装手中有多少导弹和无人机,西方世界此前已经作出过猜测。西方情报机构指出,胡塞武装将导弹工厂藏匿于也门北部洞穴,接纳化整为零的零件运输方式。西方卫星天天拍摄到3000辆卡车进出山区,却无法分辨哪些装载军火。 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报告显示,胡塞武装近三个月获得的伊朗制导弹数目,可能激增了40%,胡塞武装地下兵工厂每月可组装30枚中程导弹。 这种持续作战能力,已经迫使五角大楼承认"地区威慑出现缺口"。就算美军能通过空袭摧毁胡塞武装的雷达站,胡塞武装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通过移动设备,重修监控网络。 更令美军焦虑的是,胡塞武装通过社交媒体实时发布攻击视频,在阿拉伯世界塑造"反美先锋"形象,极大地鼓舞了中东人民反抗美国的意志。 美国在中东地区是打也打不赢,撤也撤不走。如果特朗普政府执意与胡塞武装纠缠,美国将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19A04RL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