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的威慑行为起到了反效果,伊朗直到目前为止,都表现得极为强硬,伊朗为何此次拒绝妥协?又有哪些本事可以迫使美方不敢“胆大妄为”? 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进一步对伊朗施压,称伊朗若不就核问题和美国达成协议,就会直接轰炸伊朗,并进一步加大征收关税的力度,而面对双重威胁,伊朗方面也反击称,若美国采取行动,将遭受强烈打击。 伊朗要先发制人 伊朗的威胁可不是说说而已,据伊朗《德黑兰时报》报道,该国的导弹已经装载至发射架上,随时预备发射。 可以看出,在过去和美以的博弈中,伊朗受够了被动应对的处境,而通过先发制人的行动(例如导弹威慑或有限打击),伊朗可以重新定义局势的发展方向,迫使美国和以色列调整策略,这种主动性有助于削弱对方的心理优势,并展示自身的决心与本领。 与此同时,伊朗的空中气力相对较为薄弱,面对美军目前展现出的B-2机群等威胁,被动等待可能意味着伊朗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个危险时刻,伊朗通过采取提前行动,可以在敌对权势尚未完全预备就绪时打乱其计划,从而争取更多时间来巩固自身防御力量。 此外,通过展现这种“背水一战”的处境,伊朗也可以博取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团结同等,面对美国绝不掩饰的野心。 以色列是重要目标 有人可能会好奇,虽然伊朗的导弹本领有不小的威慑力,但对美国的直接威慑力相当有限,伊朗政府为什么另有底气说出那句“美国将遭猛击”呢? 事实上,若局面真的难以挽回,伊朗更大概率会倾向于将以色列为目标实施威慑,通过攻击或威胁以色列重要都会(如特拉维夫)向美国传递信号:如果美国继续施压,伊朗有本领让其密切盟友付出惨重代价。 众所周知,美国非常器重保护以色列的安全,因此任何针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都可能导致美国的高度关注甚至直接介入,然而这也为伊朗提供了一个谈判筹码——通过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间接影响美国决策者的态度。 因此,伊朗才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公开声明其导弹数量庞大,且具备精准打击本领,这种心理战不仅会影响以色列公众情绪,也会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政策成本,毕竟持续升级的辩论可能导致不可控后果,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 美国骑虎难下 可以说,美国目前面对的局面有些被动,虽然美军的威慑力依旧存在,但面对伊朗绝不退让的态度,很难说美方是否已经有了暂缓局势的想法。 可是美军又是将两支航母舰队全部压向中东,又是派遣B-2轰炸机群,还和以色列一左一右对伊朗系武装下手,如此大张旗鼓却只能草草收场,难免让美国的立场受到质疑。 一旦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曾经的坚定盟友可能会对其承诺失去信心,甚至寻求其他安全保障途径,这将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更重要的是,美国想要“一劳永逸”解决中东问题,专注于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受到了严重挑衅,换句话说,美国末了若不能迫使伊朗屈服,就更加无暇顾及中国了。 更进一步来说,若伊朗能够抗住压力,其地区影响力将大幅提升,使得美国日后想要通过强硬措施快速解决问题,更加困难,这显然不符合其战略利益。 归根结底,美国尽管表现得咄咄逼人,却受到盟友依赖、资源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很难放开手脚和伊朗动真格,更不用说转移重心,和中国进行博弈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31A07ON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