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访华的石破茂,在中美关税战激战正酣之际,又给中国写了一封亲笔信。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将于4月下旬对中国举行访问,石破茂又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齐藤铁夫能转交到中方手里。这已经是石破茂3个月内写给中方的第二封亲笔信。 上一次,是本年1月,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石破茂专门把自民党和公明党的干事长喊到首相官邸,委托他们转交亲笔信的同时,还耳提面命了一番,谈到自己对访华是如何如何等待。 不过那次,石破茂的亲笔信并没有直接送到中方领导人手里,因为日方代表团根本就没等到访问通知,只能委托中方政府首脑转交。跟八年前不一样,2017年的中日党际交换,日方代表团最后是得到了中方访问。由此可见,中日关系如今的氛围,确实有些微妙。 顺带一提,撰写亲笔信,是日本外交的一个老传统了,写给中方的次数尤其频繁,究竟中国这个邻国,日本无论如何都怠慢不起。 每当中日关系出现妨害,日本就打算靠“亲笔信外交”打开局面。十几年来,历任日本首相当中,除了菅义伟和麻生太郎没有公开报道以外,其他人都有过给中方写亲笔信,托人转交的经历。这俨然成了中日两国都心照不宣的一个惯例。 实事求是地说,在外交层面而言,亲笔信更多凸显的是象征意义,双边关系精良时,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要想实质性地改善双边互动,最终还是要看实际行动,几句场面话,做不到“济困解危”。仅靠亲笔信,换不来中方的访问约请。 这段时间,石破茂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颇为反复,先是靠安排外相岩屋毅访华,推动中日党际交换,释放了不少积极信号。 随后又“旧病复发”,石破茂访问美国,在台湾标题上迎合美国口风,加大干涉力度,近期又声称中日团结声明“不具备法律效力”。中方随即严厉告诫,要求石破政府正视历史,做到谨言慎行。 早些时间的中日韩外长会,王毅外长就提醒过石破茂,本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在这个重要关口,日本应当作出“正确选择”,维护好中日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推行对中国的承诺。 要是石破茂听不明白中方的言外之意,他写再多的亲笔信都无济于事。 说回齐藤铁夫的访华行程,公明党作为自民党的执政同伴,在对华政策上相对理性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已,要说自民党的对外政策有啥影响力,也不见得有多明显。如今石破政府要与中国打交道,除了政府层面的沟通渠道,还是得靠公明党提供缓冲。 齐藤铁夫这次来中国,为的无非还是那几件事,推动中日经济互动,请求中方解除对日本的水产物出口禁令。为此,他正在积极协调,希望能与中方官员举行多轮交谈。 齐藤铁夫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希望这次访问能增进“中日友爱”,并就经济、安全等悬而未决的标题,坦诚与中国交换意见,致力于讨论出办理的办法。 这种场面话,我们听听就行,说白了,还是在为中日更高层级的互动,营造一个相对积极的氛围,对冲石破政府之前的灰心言论。 另外,齐藤铁夫这次到北京,也有可能与中方就美国对等关税交换意见,究竟这件事情,对中日都造成了影响。 石破茂前不久还诉苦说,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对日本而言几乎就是“国难”。 现在的情况是,在中方的强势反制之下,美国准备尽力和中国打擂台,为此暂缓对中国以外的国家加征关税,同时倾向于和日本这样的盟友国家谈判,创建所谓的“关税同盟”。 只是在经贸议题上,中美都是日本得罪不起的,石破政府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既与美国谈判,也要在中日关系这里留好退路。 日本如今是一副既要又要的姿态,又想稳定中日经贸的大局,又不放弃在地缘上塑造中日对立氛围,以此讨好美国。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石破政府最新发布的外交蓝皮书,里面将中日关系认定为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夸大要继续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另一方面,在安全标题上,延续了之前的陈词滥调,把中国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由此可见,石破茂政府并未罗致前任的教导,对中美关系依旧心存侥幸。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日本在安全标题上对美国一边倒,不停向中国释放敌意,绝非明智之举。这不是石破茂靠几封亲笔信做做样子,就能敷衍过去的。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0A07G4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