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俄媒称北方工业研制新防空体系,极有可能就是中国版“金属风暴”

2025-4-14 12:49| 发布者:admin| 查看:101| 评论:0

摘要: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4月12日报道,近期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对外声称,现已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对空防御体系,该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前景的概念,以防止航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行器、有翼导弹、多管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4月12日报道,近期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对外声称,现已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对空防御体系,该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前景的概念,以防止航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行器、有翼导弹、多管火箭炮弹药、迫击炮弹等打击。

中国研发的新武器被翻译成俄语,名字叫做“无法穿透的帷幕”。这种对空防御体系的功能既是对导弹、飞机或火箭炮弹、迫击炮弹等进一步飞行(打击目标)的物理障碍

据称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实现现代作战条件下的“防空”,尤其是针对铺天盖地的无人机“蜂群”战术的空隙打击,已经严重困扰着各国的地面部队成员和机动作战车辆。

现在,全球军队装备的高射炮、高射机枪、野战防空导弹和单兵防空导弹等,对于UAV无人机尤其是小型、超低空、慢速飞行的FPV无人机采取 “蜂群”战术的空隙打击,确实很难做到有效拦截。

高度智化的FPV无人机,在俄乌战场被参战方广泛运用,互联网上出现的无人机追着地面参战人员跑,让其躲无可躲,被无人机空隙打击所点杀的视频和视频截图,令关注俄乌冲突的全球网友念念不忘。

俄乌军事冲突中,参战的双方人员和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越野卡车等机动平台,被各种各样的无人机的空袭打惨了,以至于都在车辆上特别加装了钢制“顶棚”,用来防止无所不在的无人机的袭击,成为俄乌战场上的一大奇观和独特景色。

在创建有前途的防空体系时,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考虑到了俄乌武装冲突中的相关细节,毫无疑问,无人机“蜂群”战术,已成为摧毁坦克等地面机动目标和参战人员的主要作战本领之一。

中国研发的对空防御体系,在拦截导弹的空隙打击的同时,极度重视以密集的对空火力,形成密不透风的“弹幕”,拦截并摧毁大量无人机,让“蜂群”战术对地面部队带来的损害低落到最低程度

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在文章中未明确指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全新对空防御体系的名称,也未给出相关的配图,来阐述这款新型对空防御体系的技术参数等细节,对这款防空体系的介绍相当笼统不够详尽

以本文作者的研判,俄媒所报道中国研制的这款新型对空防御体系,极有可能就是此前互联网上已经公开披露的中国基于在“金属风暴”原理底子上自行独立研制的国产“金属风暴”体系,被称为“车载反无人机群反导弹弹幕武器体系”。

据悉,体系设置有16管方形的35毫米身管,包括35毫米弹丸和配套的火控雷达、光电跟踪体系等,都集成在一辆10轮军用卡车底盘上,作为地面末了拦截体系,用来拦截导弹、无人机等来袭目标。

同时也能将这款对空防御体系集成在航母、两栖攻击舰、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等水面舰艇上,成为高效的末了拦截武器体系,进步军舰的对空防御性能和战时的生存能力。

体系可发射35毫米可编程预制破片弹及串并式弹药,拦截间隔3000-5000米区间,单管射速约12000发/分,16根身管的总射速,理论上每分钟可达192000发。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新型对空防御体系,是基于单一的高射炮、高射机枪、防空导弹,难以有效应对无人机“蜂群”战术,考虑到了未来战场上的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巡飞弹等高度智能化的武器空隙打击给地面部队和水面舰艇带来的巨大威胁,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对空防御武器体系

迈克·奥德怀尔,是澳大利亚的武器发明家,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研发的“金属风暴”体系。却并未进入批量生产和对外销售,让当时引发轰动效应的“金属风暴”体系未能投入实战部署,终极,成了昙花一现的武器体系

现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研制的中国版的“金属风暴”体系,在当下无人机“蜂群”战术所带来的威胁背景下,大概率将被投入批量生产,未来在装备本国陆军和海军时,也极有可能被他国的军方采购和装备,让其拥有较为广阔的外贸前景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36C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黄色预警!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