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只因一句“大陆是我的祖国”被封杀20年,如今女儿已是武林高手

2025-4-15 00:18| 发布者:admin| 查看:119| 评论:0

摘要: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武打明星谱系里,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李小龙的截拳道、成龙的喜剧武打或是李连杰的飘逸身法。但有个身影曾在八十年代的荧屏上掀起真正的武术风暴——他就是因"陈真"形象深入民气的梁

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武打明星谱系里,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李小龙的截拳道、成龙的喜剧武打或是李连杰的飘逸身法。

但有个身影曾在八十年代的荧屏上掀起真正的武术风暴——他就是因"陈真"形象深入民气的梁小龙。

这个出身底层的武打演员,用拳头打出一片天地,又在巅峰时刻突然消失,其人生轨迹折射出香港影坛的特殊生态。

1948年生于广东中山的梁小龙,自幼随家人挤在香港的劏房里讨生活。全家七口蜗居九平米的空间,这种逼仄情况反而激发了他的生存斗志。

从十岁起,这个瘦小的身影就穿梭在旺角街头,当过报童、帮厨、汽修学徒,最窘迫时连鞋底磨穿都舍不得换。

15岁那年,在当武行替身的叔叔梁小松带领下,他正式接触武术训练。不同于现在影视基地的花架子,当时的武行讲究真功夫,北派腿法、咏春黐手、空手道都要实打实练出杀伤力。

梁小龙每天对木人桩踢满五百腿,膝盖肿得发亮也不绝歇,这种苦练让他在街头实战中练就了闪电般的反应——1972年他在油麻地赤手空拳制服持刀歹徒的场面,恰巧被电影公司老板撞见,就此改变人生轨迹。

初入影坛的梁小龙赶上了香港功夫片狂飙突进的时代。1972年《生龙活虎》里他首次担任主角,虽然票房平平,但业内开始留意到这个招式刚猛的年轻人。

真正让他登上奇迹巅峰的,是1981年亚视投拍的《大侠霍元甲》。当监制提出要让陈真这个虚构脚色成为霍元甲精神的延续时。

梁小龙用独创的"实战派"打法征服了导演组:他设计的连环踢腿结合近身擒拿,既保存传统武术的观赏性,又带着市井斗殴的狠劲。

剧集播出后,"陈真热"席卷两岸三地,连东南亚的录像厅都循环播放他的打斗片段。

正当梁小龙享受巨星待遇时,命运却急转直下。1984年受邀赴内地参加文化交换时,他在广州座谈会上那句"第一次感受到祖国怀抱的温暖",在特殊年代的政治语境下引发轩然大波。

台湾地区文化部分当即将其列入禁播名单,香港制片方也迫于压力取消了他的所有片约。最艰难时,这个银幕硬汉只能靠在元朗开武馆教拳维生,连徒弟的学费都要分期收取。

曾有台湾制片人开出条件:只要写悔过书承认"失言"就能解禁,但他坚持"爱国不需要致歉",为此付出近二十年的奇迹空白期。

转机出现在2003年周星驰筹备《功夫》期间。当时"火云邪神"的选角让剧组犯难:既要有真功夫底子,又要能演出绝世高手的癫狂感。

副导演田启文想起在茶餐厅偶遇的梁小龙——这个昔日巨星正穿着汗衫给客人送菠萝油。

试镜时,梁小龙穿着人字拖走进片场,随手抄起道具斧头舞了套自创的"市井斧法",凌厉招式中透着江湖气,就地让周星驰拍板定角。

电影里他赤脚踩碎大理石地板的镜头,其实是真功夫:剧组原本准备了特技地板,但55岁的梁小龙坚持实拍,硬是用寸劲踏碎了六块水泥砖。

复出后的梁小龙并未沉醉于"情怀斲丧",反而在影视创作中探索新可能。

2014年参演《剑河》时,他主动要求设计苗族武术动作,专门跑到黔东南向非遗传承人学习芦笙刀法。

近年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他,经常穿着老头衫在公园里教年轻人防身术,有次徒手制服抢劫犯的视频得到百万点赞。

对于自己的爱国言论引发的风波,他在直播中淡然回应:"武术家的拳头可以打人,但更要保卫自己的根。"

如今76岁的梁小龙依然保持着武者的自律:每天五点起床打坐,七点准时到茶楼喝早茶。

女儿梁皓贻继承了他的武学基因,将传统南拳与现代格斗结合,在加拿大开设武术学校推广中国文化。

回望跌宕升沉的人生,这个老派武打演员最珍视的,还是当年《陈真》剧组发的皮质护腕——上面密密麻麻的裂缝,记录着那个真实搏命的功夫片时代。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1A05XT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春节长假收官,湖州交警一直守护
  •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问 把党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