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16年前日本填海造岛被告上团结国,中国败诉后,反成就了今天的南海胜局?

2025-4-15 02:41| 发布者:admin| 查看:48| 评论:0

摘要:日本距本土1740公里的冲之鸟礁,是一片涨潮时仅剩两块礁石露出海面的珊瑚礁,总面积不过10平方米。然而,这片绝不起眼的礁石,曾经却是国际海洋争端的焦点。自2008年起,日本就试图通过填海造岛的方式,将其“升级”

日本距本土1740公里的冲之鸟礁,是一片涨潮时仅剩两块礁石露出海面的珊瑚礁,总面积不过10平方米。

然而,这片绝不起眼的礁石,曾经却是国际海洋争端的焦点。

自2008年起,日本就试图通过填海造岛的方式,将其“升级”为岛屿,借此获取超74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一筹划却因国际法争议在团结国受阻,同时引发了中国和韩国的强烈反对。

尽管在这场争端中,中国未能获得明确的国际判决支持,但却以一种光明正大的“阳谋”方式,在南海展开了大规模岛礁建设。

冲之鸟礁的争议外貌上是中国吃了亏,但实际上,日本的失败间接成就了中国在海洋权益上的重大突破。

冲之鸟礁:日本的野心与实际逆境

冲之鸟礁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日本扩展海洋权益的紧张筹码。

根据《团结国海洋法公约》,若某地被认定为“岛屿”,其周边200海里的范围便可成为所属国的专属经济区,可开发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冲之鸟礁的周边海域面积高达74万平方公里,比日本本土面积还大,这对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可谓极具吸引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便对冲之鸟礁展开了多轮改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修缮加固”冲之鸟礁,如1988年至1989年斥巨资在岩礁附近筑起钢筋混凝土护岸层,1997年又加装了钛合金防护网。

2005年,日本在冲之鸟礁上架设了气象海洋观测设备,2007年又在岩礁上建筑了灯塔并投入使用。

同期,日本还开始实施“珊瑚增殖筹划”,在冲绳人工养殖珊瑚虫卵,再将长成的珊瑚“移植”到冲之鸟礁,以达到缓慢加固、扩大珊瑚礁基盘的效果。

同时,日本还积极开展科研实验,尝试在岩礁开展渔业、发电等活动,并鼓励日本渔民到附近捕鱼,批准游轮航线经由该海域,开展所谓“人类经济活动”。

尽管投入巨大,但冲之鸟礁并未摆脱“礁石”身份。

《团结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明确规定,“岛屿”需自然形成,且能够支持人类居住及经济活动。

冲之鸟礁显然不符合这些标准,日本的造岛筹划遭到中国和韩国的团结反对。

团结国的模糊处理与争端的国际化

2009年,中国和韩国向团结国大陆架边界委员会提交反对意见,指出冲之鸟礁无法被视为岛屿。

日本实质上认同冲之鸟为一个岛屿。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团结国大陆架边界委员会在2012年选择“不审议”日本的申请,既未支持日本,也未明确反对。

这种模糊处理将争端悬置,却为国际海洋法留下了操作空间。

这也引出了海洋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人工改造与自然形成的边界模糊的情况下,填海造岛是否能够突破规则的限制?

团结国的回避态度未能对此给出明确答案。

中国的阳谋:在南海的反击与突破

虽然团结国的模糊处理令中国与韩国的主张未获明确支持,但中国迅速抓住规则,转而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岛礁建设。

相比日本的填海造岛尝试,中国的动作更大、更快、更具实际成效。

规模与成果:永暑礁从一个小礁盘发展成面积达2.74平方公里的人工岛,设施包括机场、港口和雷达站。

此外,美济礁、渚碧礁等人工岛建设也同步展开。

要知道,人工岛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人工岛的机场可供大型军机起降,港口能停泊兵舰,强化了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此外,南海蕴藏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人工岛的建设为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基础。

通过岛礁建设,中国在南海的实际控制力得到巩固,同时为未来的海洋权益谈判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这一系列操作极大强化了在南海的地位,也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规则的灰色地带,谁能够抓住时机,谁便可以占据主动。

多方角力中,规则仍存漏洞

冲之鸟礁与南海问题不光是中日两国的矛盾,也牵涉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态度。

在冲之鸟礁问题上,美国保持低调,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日本的主张。

而在南海,中国的岛礁建设则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

美国频仍派遣兵舰进入南海,宣称维持“航行自由”,试图向中国施压。

东南亚国家的反对:菲律宾在2016年通过国际仲裁法庭赢得了南海仲裁案。

然而,中国拒绝承认该裁决,继续推进岛礁建设,最终形成了既成事实。

尽管反对声不断,但真正能够束缚填海造岛行为的国际规则尚未明确,团结国的“不审议”决定更显得无力。

结语

日本试图通过填海技能绕过《团结国海洋法公约》的限制,但自然条件和国际法的共同作用让这一筹划以失败告终。

相比之下,中国则以更大规模、更符合规则的方式在南海建造岛礁,不光成功巩固了海洋权益,还为未来国际规则的演化设定了新的标杆。

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海洋权益不光是资源和战略的竞争,更是对规则主动权的争取。

冲之鸟礁的争端与南海岛礁的实际,清晰地展现了规则与实际的博弈逻辑——谁能在规则的灰色地带抢得先机,谁就把握了话语权。

这场围绕小小礁石的争取,也为未来海洋权益的争端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别拿“误入”当借口,2015-12-21

新华社:真相与谎言——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笼始末,2016-07-12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8R2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