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与华闹翻4年后,立陶宛“人财两空”?议长质疑“对台互助”

2025-4-15 09:40| 发布者:admin| 查看:41| 评论:0

摘要:2025年4月6日,立陶宛议聚会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的一番公开表态引发国际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立陶宛四年前允许中国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是“过度乐观的政策冒险”,并承认这一决议导致立陶宛与中

2025年4月6日,立陶宛议聚会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的一番公开表态引发国际关注。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立陶宛四年前允许中国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是“过度乐观的政策冒险”,并承认这一决议导致立陶宛与中国的互助预期完全落空。

显然,这是立陶宛方面公开反思其对华政策的重大失误。

回溯2021年,立陶宛在 台湾问题上触碰中国红线,导致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其经济亦因中国的反制措施遭受重创。

如今,这个波罗的海小国深陷债务泥潭,芯片产业互助化为泡影,曾经的盟友纷纷疏远,成为大国博弈的典型捐躯品。

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小国外交的脆弱性,更凸显了“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政治中的不可撼动性。

从“战略谋利”到进退维谷

立陶宛对华政策的转向始于,其外交策略逐渐从平衡务实转向激进冒险。

作为北约与欧盟的“双料成员”,立陶宛自诩为“西方价值观捍卫者”,试图通过迎合美国“印太战略”来提拔自身地缘价值。

2021年,立陶宛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涉台决议,成为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的欧洲国家。

然而,中国政府迅速将两国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并实行精准经济反制,禁止含立陶宛零部件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德国、瑞典萨博等跨国企业也通过切断与立陶宛的供应链,来保全中国市场。

从“芯片幻梦”到债务危急

立陶宛的“对台互助”冒险,最终演变为一场代价惨重的经济灾难。

2024年第2季立陶宛政府公債佔GDP比例為37.4%,較第1季減少1.7個百分點,信用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

这场危急揭示了小国经济依附性发展的致命弱点。立陶宛曾深度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然而,政治挑衅导致其被排除在中欧供应链之外,失去14亿人口市场的准入资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通过深化对华互助,在汽车制造、绿色能源领域获得长足发展。

立陶宛的教训表明:将经济发展与政治谋利绑定,无异于饮鸩止渴。

从“价值观盟友”到战略弃子

立陶宛的“反华先锋”角色并未换来预期中的盟友支持,反而陷入空前孤立。欧盟于2024年1月暂停在WTO起诉中国的程序。

美国在利用立陶宛告竣政治目的后,对其经济逆境漠不关心,转而全力推进本土芯片法案。

这种“用完即弃”的待遇,印证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残酷逻辑——小国的战略价值往往与其可利用性成正比。

立陶宛的遭遇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深刻镜鉴。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任何企图制造“一中一台”的行径终将引火烧身。

“一个中国”原则既是与中国建交的条件,也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确认的国际共识。立陶宛的失败实验不仅未能动摇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反而凸显了中国反制措施的精准有效。

结语

四年博弈,立陶宛用高昂代价验证了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可逾越性。

从芯片幻梦的破碎到债务危急的爆发,从盟友背弃到国际孤立,这场外交灾难的本质是小国对国际政治现实的误判。

中国始终秉持“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但主权与领土完整是绝对红线。

立陶宛的教训警示世界:任何在 中国内政问题上的政治谋利,终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唯有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外交部:《王毅:2758号决议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模糊空间》

  2. 联合早报:《欧盟据报或在本周重启一桩对华贸易诉讼》

  3. 《“一带一路”倡议面向波罗的海国家的精准传播研究》

  4. 经济部国际贸易署:《歐盟統計局資料顯示2024年第2季立陶宛政府公債佔GDP比例減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8X3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