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东北的一个中老年相亲节目火了。 和年轻人相亲不一样,中老年相亲主打一个直来直去,不藏着也不掖着。 你什么家庭,我什么条件,你什么需求,我什么能力,房子、儿女、退休金都明明白白地抛出来。 符合就处,不符合就拜拜。 现在这些桥段被搬上了大荧幕,也就是最近央视的热播剧——《我的后半生》。 传授沈卓然年近七十老伴去世,为了慰藉余生,也走上了相亲的路。 但是相亲的路走得并不顺遂,虽然前后有五个相亲对象,大结局时候他依然是孑然一身。 沈传授发现再纯粹的感情也有实际的考量,统统人与人的关系,背后实在都是明码标价。 01 价值互换 因为抱病住院,沈卓然认识了医院40多岁,年轻貌美的护士长连亦怜。 连亦怜对他百般照料不说,还对他崇拜有加。 沈卓然很快喜欢上她,在医院当众跟连亦怜表白,俩人关系升温迅速。 在沈卓然从医院回家之后,连亦怜便以照料他为名,住进了沈家。 每天照料老沈的衣食起居,给沈卓然洗脚、喂药。 沈卓然的女儿沈黛对这位继母百般挑剔,甚至在家里公开祭奠亡母,给连亦怜难堪。 没想到,连亦怜百般忍让,一点都不生气。甚至在沈黛抱病之后,耐心照料。 沈黛见到这个后妈如此温柔,也就默认了这桩亲事。 在老沈全家接纳连护士长之后,老沈打算和她文定。 没想到亦怜却提出要老沈把房子过户给自己的儿子连进。 老传授觉得这个房子有沈黛一份,只肯给连进一半,而是还要在自己百年之后。 连亦怜见拿不到房子,马上翻脸,连进甚至公开辱骂老沈。 不仅搅黄了老传授的70寿宴,还把他气晕了过去。 一桩喜事,就这样变成了一桩闹剧。 不得不说,沈卓然的亲家母真的是人间清醒。 她很早就疑惑:一个四十多岁,年轻貌美的护士长,找一个70岁的老头子,到底图什么呢? 无他,图钱图房而已。 后来,连亦怜找了一个八十岁的老中医。 原因就是,这个老中医愿意把房子过户给连进。 你以为大家谈的是感情,结果大家谈的是生意。 社会心理学家乌利尔·弗拉提出过一个观点: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生意业务。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刺耳,但是在实际中,大部分人都会有利益的考量。 电视剧《都挺好》里那个名梗“蔡根花宝贝”就是如此。 苏大强觉得自己和蔡根花是真爱。 儿子吐槽他:人家图你什么呢?图你年龄大,图你不洗澡?就是图你房子。 苏大强不信,坚信自己得到了真爱。 于是把房子卖掉,揣着属于自己的三十万房款去找蔡根花宝贝。结果“蔡根花宝贝”看他没房子了,根本不想搭理他。 剧中的小白对刘丽娜一直呵护有加。不仅鼓励她创业,还在她低谷的时候安慰她。 可最终,她发现这只是小白招揽客户投资的本事。 人际关系的本质,无非就是交换。 你要想维持关系上的平衡,就要让人做到有利可图。 虽然听起来冷酷,但在很多时候,却是谁也绕不开的实际。 学会接受这一点,在这人世间才能多出一份清醒,少受一点伤害。 02 付出对等 在电视剧的大结局里,沈传授被抢婚了。 沈卓然和第五个相亲对象乐水珊的婚礼现场,李黑豹突然出现,把她抢走了。 原因也很简朴,李黑豹说:你跟老沈在一起,你要照顾他二十年,而跟我在一起,我能照顾你三十年。 这一句话,让乐水珊彻底改变了主意。 是啊,沈卓然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将来在家庭生存中肯定是无法撑发迹庭责任的。 乐水珊注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个。 李黑豹则不然,他年轻,身体也好,肯定可以帮她承担更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再好的感情,一旦变成片面付出,多半会心生怨怼。彼此扶持,相互对等的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剧中沈青和刘丽娜的关系就是崩溃于此。 刘丽娜同心专心扑在家里,扑在沈青和孩子身上。 她牺牲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社交,全部精力都放在家里。 但是沈青却同心专心搞自己的事业,对她漫不经心,对家里的事情也是不闻不问。 时间一长,刘丽娜心灰意冷。俩人在辩论之下,差点离婚。 很多人说感情不能计较回报。 但是倘若有人只索取,却不付出,再好的关系也会走向陌路。 好的关系,都是相互的。 相互恭敬,相互理解,相互付出。 你赠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彼此对等付出,才是关系融洽的法门。 03 魂魄匹配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有些关系,并不是明码标价的。 真正的魂魄知己,图的是魂魄共鸣,根本不图身外之物。 但要我说,魂魄匹配反而是人与人关系之中最稀缺的价值,是最昂贵的、可遇不可求的。 剧中第二个相亲对象聂娟娟就是如此。 她和沈卓然因为一次误会,不打不相识。 因为一个昆曲的唱词,俩人在报刊上发文,互相指责对方有题目。 最后发现,他们居然有着共同的爱好、经历、审美。 俩人在垂暮之年得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彼此都激动不已。 沈传授每天下午三点定时接听聂娟娟电话,一个月电话费五六百。 因为聂老师一句话,老沈以70岁高龄去湖里挖藕泥,让年轻人都无比佩服。 他还冒着雨去竹林录戏班唱的昆曲,就为了给聂老师分享穿过竹林的声音。 亲家母说聂老师是“老仙女”,因为“不食人间烟火”。她也没什么要求,不要钱,也不要房。 但是沈传授跟丢了魂一样,疯狂迷恋她。 现在人常说: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提供情绪价值。 但要我说:没有什么比“我懂你”,更让人心动的情绪价值。 得知聂老师患癌后,沈传授不离不弃,甚至宁肯住进养老院也要照顾她。 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 契合的三观,相投的趣味,无言的默契。 这样的人遇到一个,人生的孤独就有相识药。这样的情绪价值,是很多东西都比不上的。 剧中一共给主角安排了五个相亲对象。 其中有两个,沈卓然一直不感冒,一个是勤劳能干的吕原,一个是温柔贤惠的彭玉兰。 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志趣不相投,魂魄不匹配。 俩人都无法接近老沈的精神世界,在很多题目上根本无法沟通,自然也就无法亲近。 夫妻是这样,朋友也是这样。 金庸和蔡澜,俩人志趣相投。 他们一起看同一本书,彼此交流想法。 一起去旅游观光,体验差别的文化,看差别风景,吃不一样的美食。 平日聚在一起,开怀畅饮,谈古论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三观相合,魂魄相契,俩人的友谊维持终生。 人与人之间固然是一种价值的匹配,但是这种价值也包含三观、志趣。 魂魄匹配,磁场相似,这也是一种珍贵而又稀少的价值。 ▽ 看过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找朋友实验。 实验职员找来一百个大学生,男女各五十,然后每个人从一到一百标上序号。 要求两两匹配,最后两个人数字相加最大的一组得胜,其他人则按照数字大小获取奖金。 最后实验职员发现:相互结合的两个人数字大小差不多,几乎都相差十以内。 这实在就是关系中的匹配法则。 数字代表着一个人的价值、财力、见识,彼此匹配的人,才能形成一对稳固的关系。 所有的关系都是明码标价的,交往的基础永远是你有价值。 与其求全谴责别人对自己不好,不如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科斯定律讲:任何一件事物,最终都一定会流向和它最匹配的人。 点个赞,不遗余力地让自己成长,才能遇到更美好的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6A09K1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