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天军的表现让外界大跌眼镜。 本应在战机数量和质量上碾压乌克兰的俄空天军,却未能掌握制空权,乃至在面对乌克兰防空系统时显得束手无策。 更令人不测的是,俄空天军的表现引发了对中国空军战力的质疑:如果中国空军在类似冲突中,是否也会陷入同样的困境? 事实上,这种推测并不成立,中俄空军在技术、装备和体系化作战本领上存在巨大差距。 俄空天军为何表现不佳?俄空天军在俄乌战争的表现不佳,原因可以归结为装备短板、战术失误和体系化作战本领的不足。 起首是装备题目。 俄罗斯的五代机苏-57长期被视为隐身性能最差的五代机,其隐身本领乃至不及美国的F-35。 而且,苏-57的数量极为有限,截至2024年底,仅有约20架服役,远不足以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除此之外,俄空天军的预警机A-50也暴露了其技术落伍的题目。这款苏联时期的老旧装备不仅性能有限,在俄乌冲突中还损失了两架,使俄军在态势感知上更加被动。 其次是战术失误。 俄军在战争初期未能迅速摧毁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导致后者得以保留大量S-300、NASAMS等防空装备。这些系统对俄军战机构成了持续威胁,使俄空天军难以在战场上自由活动。 别的,俄军在电子战本领上的不足,也让其难以有用压抑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最后是体系化作战本领的缺失。 俄空天军未能与地面部队、电子战力量形成有用协同,导致其战机不仅无法掌握制空权,也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 乌克兰防空系统的强势表现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威胁性。 乌军不仅拥有苏联遗留的S-300、BUK等防空系统,还从西方国家获得了NASAMS和爱国者等先进防空装备。 这些系统通过灵活的战术部署和隐蔽作战模式,成功对俄军战机造成了持续威胁。 乌克兰防空系统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装备本身,还与其战术运用密不可分。乌军利用复杂地形和电子战本领,干扰俄军的侦探和打击本领,使其难以快速定位并摧毁乌军的防空阵地。 这种防空策略让俄空天军在战场上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也直接导致了俄军战机的高损失率。 中俄空军有何本质差别?尽管俄空天军的表现不佳,但将其表现简单套用于中国空军显然并不合理。中俄空军在装备、技术和作战体系上存在本质差别。 起首是五代机的质量与数量。中国的歼-20被认为是全球隐身本领最强的五代机之一,其隐身性能与美国F-22接近。 同时,歼-20还具备更强的态势感知本领和超视距打击本领,可以在200公里外击落敌机。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25年,中国已经装备了超过三百架歼-20,是全球五代机服役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的F-35。 而俄军的苏-57数量仅为歼-20的十分之一,且技术性能差距明显。 其次是体系化作战本领。 中国空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歼-20战机与空警-500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火箭军导弹部队等协同作战,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战场控制本领。 相比之下,俄空天军在体系化作战本领上明显不足,难以形成多军种的有用协同。 最后是压抑防空系统的本领。 如果中国空军面对类似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其强大的电子战本领和精确打击本领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卫星侦探系统和雷达侦探系统可以快速定位敌方防空阵地,而火箭军的远程导弹则能够迅速摧毁目标。 别的,中国空军的电子战飞机可以对敌方雷达进行电磁压抑,为歼-20等战机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 如果中国空军参与类似冲突假设中国空军参与类似俄乌冲突的战争,其表现将与俄空天军有本质差别。 凭借先进的装备和协同作战本领,中国空军在战场上能够迅速压抑敌方防空系统,掌握制空权,并为地面部队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支援。 别的,中国空军的现代化轰炸机在战场上的出场频率也会大幅提高。 与俄军更多依赖苏-34等战斗轰炸机差别,中国的轰炸机具备更强的打击效率和作战半径,可以在空中压抑敌方防线的同时,为地面部队的推进提供战略支持。 当然,中国空军也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例如,敌方防空系统的隐蔽性和复杂地形可能增长作战难度,敌方的电子战本领也可能对中国空军的侦探和通信构成干扰。 但总体来看,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本领足以应对这些挑战,并在战场上展现出明显优势。 结语俄空天军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暴露了其装备和作战体系的诸多短板,但这并不能简单推导出中国空军在类似冲突中的表现。 中俄空军在装备质量、作战体系和技术本领上存在本质差别。 凭借歼-20等先进战机、强大的电子战本领和体系化作战优势,中国空军在类似冲突中具备明显的作战优势,能够有用应对复杂战场情况,为战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8A0913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