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了一则消息,证实中俄管道走哈萨克斯坦的计划,被中方婉拒了。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表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自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当前的路线还没有确定,但经由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运输俄罗斯自然气的方案“并不现实”。 原因也很简单,之前中哈两国的自然气合作非常火热,可以说哈国能运多少,中国就要多少。这也意味着,现在哈国的自然气管道已经是满负荷运转,无法再承载更多对华运输的使命了。 所以,如果中俄管道想要走哈萨克斯坦,就必须重新建立新的运输管道,这就会带来更高的成本,耗费更长的时间,前面谈好的统统,大概率又要推倒重来。 在中方排除掉哈萨克斯坦这个选项之后,不停望眼欲穿的蒙古国,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张汉晖大使透露,中方选择实在有两个,一个是不探求第三方,通过中俄之间的现有管道直输自然气,另一个就是走蒙古国。 事实上,中俄一开始找的合作方就是蒙古国,但是蒙方那时候反而端起了架子,不仅在价格方面没跟中俄谈拢,还搞起了“第三邻国”的计划,为了靠近美国,甚至撕毁跟中国的煤炭协议。 这种态度和做法,无疑让最不应成为题目的管道安全,成了中俄最大的顾虑,久而久之,相关谈判也就冷淡了下来。而当中俄哈计划合作的消息出现后,准备待价而沽的蒙方直接急了,希望中俄能再给个机会。 或许有人不解,既然中俄之间有直达的自然气管道,为什么还要纠结找不找第三方呢?这就是运输成本的题目了。 从地图上看,管道要是走蒙古国的话,路程是最短的,哪怕付个过盘费,得到的利益实在也比直输要高。 而且,拉上蒙古国合作,有利于增强中俄蒙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俄罗斯由于乌克兰题目,跟欧洲已经撕破了脸,更需要拉拢周边国家,稳固自身的形势。 不过,哈萨克斯坦的能源现状,俄罗斯这边应该也知道,但其之前还是选择放出消息,营造出一副要让哈国取代合作的架势,恐怕就是在对蒙古国施压,给其营造出一种紧迫感。 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实在还是很有效的,2月份的时候,蒙方自动上门,同中方签订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合作项目,包含跨境铁路、煤炭贸易以及煤矿生产,借此展现与华重归于好的决心。 现在,蒙古国重回中俄管道的谈判正轨,阐明三方在经历那些不快之后,已经决定进一步增强信任。 希望这一次,蒙方不会再辜负中俄的盼望,如果这次合作告竣,相信三国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 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蒙古国应该将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变成促进自身发展的优势,而不是引狼入室,徒增祸端。好在当下,该国也算是醒悟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9A069P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