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时间4月19日,红海夜色未央,海面却早已沸腾。两艘美军航母“杜鲁门”号与“卡尔·文森”号浮动于中东战火边沿,宛如随时会倾泻怒火的钢铁怪兽。法国军舰发射的导弹划破夜空,火光映照着也门海岸线上浓烟滚滚的废墟。而在遥远的莫斯科,普京签署了一纸停火令,俄乌战线突然偃旗息鼓三十小时,宛如静默的风暴前夜。 中东再一次成为全球权力的折射镜,而美国的姿态,从未如此充满讽刺意味。一边是特朗普在白宫声称要“放弃调解俄乌冲突”,一边却派出双航母率舰队突入中东热门水域,以最传统的火力展示方式,把一场地缘政治角力重新搬上了剧场正中。 第一幕:也门再燃战火,美法双线开火4月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荷台达的空袭造成了80人死亡、160人受伤,成为巴以冲突升级以来最血腥的一次军事打击。这不是偶发的局部冲突,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打击:萨那军事基地、荷台达武器库与港口机场,几乎被定点清除。 仅仅不到72小时,十余次爆炸声在荷台达响起。美国并未收手。4月19日晚间,美军再次空袭,也门民众生活重地——最重要的石油港被直接摧毁,涉及2500万人的生活线岌岌可危。联合国发出警告:美国的行为将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 而这并非美国孤军作战。法国护卫舰的拦截画面在红海浮出水面——4月18日,法国国防部公布其军舰乐成摧毁胡塞武装无人机的画面,悄然宣示巴黎在这一战局中的站位: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射手。 美国以双航母编队为骨架,“杜鲁门”号摆设红海,“卡尔·文森”号进驻阿拉伯海,搭配大批轰炸机与驱逐舰,试图以庞雄师力迫近伊朗、哈马斯与胡塞三重对手。 第二幕:胡塞强硬反击,伊朗卷入,核阴影浮现然而胡塞武装并非坐以待毙。在也门多地爆发的反美游行中,胡塞高调宣称:不会向霸权低头。他们不但击落了两架美军MQ-9无人机,还试图对航母编队实施打击,释放出一种赤裸裸的信号——美军若不退却,也门战火将持续升级。 特朗普的算盘不难猜:不派地面队伍,而是扶植“代理人战争”。美国正试图游说也门政府发兵剿除胡塞,以情报与武器做筹码换取“斩首”胡塞向导层的机会。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8万也门正规军虽装备美械,却在实战经验与士气上远逊胡塞。后者背靠伊朗,装备齐全,导弹体系囊括弹道、巡航乃至高超音速。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旦普京兑现旧账,为胡塞提供先进导弹,美航母编队将暴露在真正致命的火力下。这不仅意味着中东战争可能进入新阶段,也将让美军航母在红海成为被动防守的活靶。 而这背后的核心变量,正是伊朗。 第三幕:内塔尼亚胡暗中备战,美以出现裂痕4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态:在哈马斯被彻底消灭前,加沙战事不会停止。他拒绝“诱骗-撤军-再进攻”的战术陷阱,也拒绝在未实现目标前退出战场。这种强硬态度说明一件事:真正让以色列如芒在背的,不是哈马斯,也不是胡塞,而是伊朗。 以色列原计划于5月袭击伊朗核设施,却被特朗普叫停。《纽约时报》披露,以色列多次向美方寻求援助,但特朗普对峙与伊朗继续会商,不愿美国深陷战局。这让以色列感到被“背刺”,迫使其寻求独立行动。 伊朗对此已明确回应:任何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行为,都将遭到“严厉且坚定”的报复。 这使局势出现了高度危险的不对称结构:一旦以色列擅自对伊朗出手,美国将无法置身事外,整个中东将瞬间引爆。而特朗普眼下最忌讳的,正是被拖入如许一场“无限责任”的地狱之门。 巨兽翻身,旧秩序的崩塌前夜特朗普想以极限施压逼服伊朗,却被伊朗、俄罗斯与胡塞的三角联动钳制;想以和解换取乌克兰低头,却被泽连斯基拒于千里;想靠以色列开战引火外溢,却又怕被卷入泥潭。 此刻的白宫,既像操盘者,又像被局势倒拖的木偶。 一旦美国航母在中东折戟,美政坛将掀起新的问责风暴;一旦以色列先手攻击伊朗,中东将重演2003年伊拉克剧本;而一旦俄罗斯、胡塞、伊朗结成实质军事同盟,美国将再次面临一个以“核武阴影”背书的敌对轴心。 这不是“多线战局”,而是“秩序裂解”本身。谁将真正收场,又有谁在黑夜中铺开了通向旧世界废墟的新路? 全球秩序的下一幕,不会再有缓冲区。国运的底色,是实力,是意志,是始终预备好的锋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0A06EQ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