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港在主场1-3“爆冷”不敌成都蓉城,遭遇赛季首败。然而,比败北更让球迷热议的,是国青核心蒯纪闻又一次枯坐替补席90分钟,而另一位年轻球员李新翔则继续稳坐首发,成为主教练慕斯卡特麾下的“铁打主力”。两位新星的命运截然不同,引发了外界对海港用人策略的质疑。 作为中国足球青训的佼佼者,蒯纪闻曾是U17亚洲杯的核心球员,技能细腻、视野开阔,被视为未来国足中场的希望。然而,自升入海港一线队以来,他的中超首秀却迟迟未能到来。 本赛季至今,蒯纪闻多次进入比赛大名单,但始终未能获得出场机会。即便在奥斯卡、巴尔加斯离队、武磊缺阵、前场需要创造力的情况下,慕斯卡特甘心使用老将吕文君、李圣龙,也不愿给这位年轻球员机会。相比之下,另一位新人李新翔不仅连续三轮首发,甚至在关键比赛中打满全场,两人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 有分析认为,蒯纪闻的困境与海港的战术体系有关。慕斯卡特偏爱快速反击和边路突破,而蒯纪闻更擅长组织调理,风格与奥斯卡类似。在外援占据核心位置的情况下,蒯纪闻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与蒯纪闻的冷板凳形成光显对比的,是李新翔的快速崛起。这位21岁的边锋本赛季已多次首发,甚至在关键战中贡献助攻,成为海港进攻端的重要棋子。 李新翔的优势在于他的跑动能力和战术执行力。慕斯卡特的战术强调高位逼抢和快速转换,而李新翔的体能和拼抢态度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别的,他的多面手属性也让他能够胜任边锋、边前卫等多个位置,增加了他的出场机会。 不外,外界对慕斯卡特的用人仍存在争议。有球迷质疑:“如果李新翔是‘亲儿子’,那蒯纪闻岂非是‘弃子’?”究竟,在年轻球员的培养上,完全忽视技能型中场,是否会影响球队未来的战术多样性? 蒯纪闻的等待仍在继续,而李新翔的崛起则证明了“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对于年轻球员来说,适应教练的战术要求固然重要,但俱乐部是否也应该给予技能型球员更多机会? 或许,蒯纪闻的未来并不一定在海港。如果继续无法获得信任,寻求租借或转会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而对于慕斯卡特来说,如何在争冠压力下合理轮换阵容,让年轻球员得到锻炼,同样是考验他执教智慧的关键。 无论如何,球迷们仍在期待蒯纪闻的中超首秀,只是,这一天究竟何时到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1A09OL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