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都在网上转发一条消息,消息讲的是什么东西?“中国成功在野外试爆了一枚氢弹,火球持续两秒以上”。 看标题给我吓了一跳,再往下看具体的内容,这个消息来自于《南华早报》,称国内的研究人员试爆了一枚氢基爆炸装置,这是一枚重两公斤的所谓的“氢弹”,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况下,将其点燃形成一个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火球,火球持续了超过两秒钟,宣告此次实验的成功。据称这个所谓“氢弹”爆炸威力相称于TNT的15倍。 又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南华早报》的原始的标题,原始的标题是“科学论文显示,中国试验非核氢弹”。到这基本上我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又是一个大喘气的所谓的新闻,试验仅仅是一个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的爆炸装置,而非所谓的“氢弹”。 那么这个爆炸装置使用的爆炸材料是什么?是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也就是所谓的氢化镁。氢化镁被包裹于爆炸物的外部,爆炸物爆炸加热氢化镁,使其分解引发后续的爆炸。最初那个爆炸装置相称于一个引信,真正的主爆炸是氢气的爆炸。说白了,这就相称于一个储氢罐的爆炸,就和温压弹和煤气罐是一个原理的。 氢弹这个词是不能乱用的,因为氢弹这个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氢弹的爆炸是必须具备核反应的,而平凡的炸弹的爆炸产生的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核反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再看一看这个新闻当中所做的具体描述,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会哈哈一乐。首先温度1000度的火球,这个对核爆炸装置来说,那简直是小儿科的小儿科了。再看他讲火球持续了两秒,火球持续了两秒是好事吗?对平凡爆炸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对平凡爆炸来说,爆炸的总能量是一定的,那么这个总能量爆发的时间越短,爆炸力就越强,反之爆炸的时间越长,它的爆发力就越小。如果把这个时间再延长一些,那就不是爆炸,而是燃烧了。 至于说爆炸威力相称于划一TNT的15倍,这个也不是说氢气有多厉害,因为这一个爆炸前面说了,和温压弹是一个原理,它的爆炸材料当中仅仅是燃烧组分,也就是氢气,并没有氧化物的组分,所以它的爆炸是使用了空气中的氧气,这样一来它的爆炸威力固然比平凡的雷同于TNT的这种爆炸威力要强一些。而且从描述的布局当中,也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二次爆炸的爆炸装置。那么这个东西军用意义有多大?不能说没有,但是现实当中,作为高能炸药的替代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对《南华早报》这个媒体,我已经关注了挺长时间了,它经常会爆点所谓的大料,而且很多的爆料都是和国防科技相关的。那么这样的一个港媒,它的信息来源在那里?它为什么能爆出这么多与国防科技相关的信息呢?其实看一看这个消息的原始的标题,你就明白了,原始标题是科学论文显示,显然这属于“论文党”,也就是说从国内的科技期刊当中搜寻来源,找到了一些东西,对其加以包装甚至浮夸式的描述,于是就成了爆料式的新闻了。 我们的国防科技技能进步,有了结果,有了新的更厉害的武器装备,固然是好事,各人都高兴,但使用这个心理,搞所谓爆料式的新闻,来争眼球、夺流量,这个对于一个新闻媒体,特殊是正规的新闻媒体来说,未免是有点走下三路的感觉。那么对这一类的新闻,我想平凡的网友也应该多注意点,网上的专业人士和关注相关领域的大V们,也应该及时给各人解疑释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2A03XN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