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菲律宾总统府低调发布了一份标号为第82号的行政备忘录,却在台海局势最敏感的时点,点燃了又一把火。 该备忘录宣布,自1989年以来对政府官员访问台湾的限制将全面松绑:除总统与副总统外,其他政府官员持普通护照、以“经贸考察”名义,即可无需交际部批准赴台访问。 乍看之下,是一次对台经贸交流政策的调解;但从政策突破范围和时机来看,势必引发外界对其是否偏离“一中”承诺的广泛质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一通告发布前不到12小时,中国交际部发言人郭嘉昆刚刚公开警告:“台湾题目上不要挑衅,玩火者必自焚。”菲律宾的回应,是一纸公文和一场军演。 军演当头,炮火之下的政治算盘同一天,菲律宾与美国启动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参演兵力达1.7万人,规模创下新高。美军乃至罕见部署了射程超1800公里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并约请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观摩。据报道,此次演习将重点演练封锁巴士海峡的行动方案,显然已将演习目标由“反恐”或“防御”,转向“针对”中国。 而在南海方向,挑衅行为更是先行一步。 4月20日,菲律宾一艘掩护舰未经转达,非法驶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南部战区迅速出动海军舰艇依法驱离,并连续三天通过军事、交际与经济本领实施反制,精准打出“组合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权力焦灼下的交际豪赌这些看似激进的对华动作,其实是小马科斯在内政困境中的一次高风险转向。 本年3月,前总统杜特尔特因涉嫌“禁毒屠杀案”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引爆菲律宾社会震荡。民调数据显示,小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2月的42%暴跌至25%,不信任度高达53%。而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则趁势上扬,支持率升至59%,一跃成为政坛热门接班人选。 在国内舆论全面倾斜、政敌乘胜追击的局势下,小马科斯选择以“对外强硬”重塑执政形象:台海方向放宽涉台交流,南海方向主动挑衅中国主权,双线并进,意图打造“危机时期的领导人”形象,借此摆脱权力滑坡的泥潭。 美国撑腰,诱发误判小马科斯的“强硬”,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撑腰与输血。 此次美菲联合军演,不光创纪录地扩编,还搭配了一整套军事救济协议。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明确承诺,将向菲律宾提供5亿美元的军事救济,并加速交付F-16战斗机。五角大楼对菲律宾的定位已从“盟友”升级为“署理人”,其战略角色不断前推,正填补美军在南海方向的空白带。 但这种战略支持,也是一种误导。小马科斯或许将其解读为可以在台海与南海“同步挑战”的绿灯,却未曾意识到:署理人的代价,每每是自主性与安全的双重流失。 民意警告:不做他国棋子然而,菲律宾社会并非铁板一块。就在备忘录公布当天,数千名大众走上马尼拉街头,高呼“美军滚出菲律宾”。构造者“新爱国联盟”指出,军演耗资巨大、激化告急局势,最终将让菲律宾成为大国对抗的前线炮灰。 如许的警告,非空穴来风。上世纪末,正是民间抗议推动美军基地撤离,如今历史仿佛轮回,只是这一次,美军换了进驻方式,菲律宾也换了代价标签。 中国的反制,不止在海上 中国的回应,不光仅是海军驱离。交际部已明确指出,菲律宾出台的涉台新规,与其历来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相背离。针对挑衅,中方已暂停部分中菲互助谈判,考虑对涉台事务的菲律宾官员实施入境限制,相关经济制裁也在评估中。 数据不容忽视:2024年,菲律宾对华出口依存度为21%,香蕉、铜精矿等关键商品高度依靠中国市场。一旦中菲关系急剧恶化,菲律宾经济将面临“订单骤减、市场缩窄”的双重打击,这对本就增长疲软的菲国内政局,无异于雪上加霜。 东盟的沉默,是不支持的另一种表达而更令马科斯政府尴尬的,是来自东南亚邻国的表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早已表明,南海题目应由地区国家协商解决,反对域外势力插手。印尼、越南等国虽然没有公开批评菲律宾,但在多边场合保持距离,释放出的信息已相当明确。 东盟国家广泛坚持《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和平原则,而菲律宾的激进行为,正在将该框架边缘化。更现实的是,南海不再只是地缘博弈的场所,它已成为各国能源运输、渔业发展与安全共识的焦点——没有哪个东南亚国家希望成为下一块“火药库”。 赌徒不可挑战主权红线菲律宾的政策转向,从备忘录到军演,从南海挑衅到台海越界,每一步看似主动,实则都是对地缘局势的误判。 在中国已经将台海与南海视为国家焦点长处的当下,任何擦边挑衅都不会被当作“误会”处理。一国可以选择挑战规则,但不能奢望在挑战之后仍能安然无恙。 小马科斯押上了自己的执政命运,也把菲律宾绑上了一条逐渐驶向战略孤立的快艇。如果这场赌局继续,他或许将学会一个迟来的原理:地缘政治不是赌徒的赌场,而是强者意志的边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2A05DO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