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天主教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圣马尔大之家离世,享年88岁。他不仅是天主教会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与耶稣会教宗,更以其对弱势群体、环境议题及宗教包容的坚定态度,成为当代最具变革性的宗教领袖之一。 面对一个在全球南方日益壮大的天主教世界,方济各留下的,不仅是一个温柔坚毅的牧者形象,更是一份对信仰与权力界限的深刻挑衅。同时,下一任教皇是谁的悬念即将揭晓,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候选人希望极大。 这位“温柔的改革者”,在其十二年的任期中极力推动教会从等级与保守传统中转身,试图用福音的原初精神回应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不公、移民危急与道德窘境,掀起了一场关乎信仰、人性与全球道义的“温柔革命”。虽然他的改革在某些议题上被批评为“不够远”,但他无疑为天主教会开启了一场未竟的更新工程,而他的去世,也预示着这场拉锯战将进入新阶段。 信仰的革新:从罗马走向世界的陌头 方济各执教期间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是他对天主教会内部文化的深度重塑。作为首位美洲籍、耶稣会出身、非欧洲的教宗,他以贫穷和简朴的作风著称。他拒绝住进富丽堂皇的教皇宫殿,而选择住在简朴的客房;他在日常出行中也偏好乘坐普通交通工具,曾亲身前往监狱为囚犯洗脚,这些都体现了他“服务而非权力”的宗教观念。也正因此,英国国王查尔斯在方济各去世后的声明中称赞,“通过对人类与地球的关怀和奉献,他(方济各)深刻地触动了无数人的生存。” 自2013年当选以来,方济各以与传统教廷作风迥异的领导风格,深刻改变了天主教会的面貌。他倡导简朴与谦和,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尤其关注移民、贫苦者和性少数群体。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使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赞誉,但同时也引发了保守派的猛烈不满。 方济各的改革不仅局限于社会议题,他还挑衅了传统教会架构,推动教会财政透明化,打击贪腐,试图使教廷更接地气、更具人文关怀。而他的教义态度,如反对死刑、支持环保、促进宗教宽容等,也让他在全球舞台上成为社会公正的代言人。他改革梵蒂冈行政体系,推动教会关注社会正义、气候变化,并努力改善性侵案件处理流程。虽然未对教义进行根本性变革,但在同性恋者接纳、女性角色提拔等议题上改变了教会的保守态度。 全球伦理的真空:方济各离世后的道义断层 教宗方济各的离世可能为全球伦理秩序留下一道深深的空缺。正如英国首相在悼词中所言,方济各是“穷人、受压迫者和被忘记者的教皇”。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以开放、包容和富有同情心著称的全球性道德声音的沉寂。在这个政治日益极化、生态危急不断加剧的时代,他的领导风格不仅赢得了信众的爱戴,也赢得了各国政要的尊敬与悼念。 方济各以一种超越宗教界限的身份,成为全球伦理的倡导者。他在2015年发布通谕《愿祢受歌颂》(Laudato Si)中提出了“共同故里”的概念,呼吁全球为气候正义负责,并首次将生态危急上升为神学议题。这使得梵蒂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际论坛上拥有前所未有的道义话语权。在他的倡议下,一批以《愿祢受歌颂》命名的组织相继成立,比方“愿祢受歌颂”全球运动、牛津大学坎皮恩学院的研究所等,它们将天主教的环境伦理转化为具体行动和研究结果。 他的影响力甚至波及非天主教世界,推动多个国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今,继任教宗是否能延续这种“生态牧灵”理念,尚不明朗。他的去世或将使天主教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际事务中失去一位具备广泛国际信誉的发言人,也可能削弱气候行动背后的宗教支持。 除了环境问题外,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方济各对社会正义议题的持续关注上。方济各在其整个任期内,无论是言辞照旧行动,都始终将移民和难民的窘境放在首位。作为移民之子,他在年轻时就理解了移民问题;而作为一名神父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主教,他一直关注移民问题,从那时起,移民问题就成为他教皇任期内的焦点。方济各在任期内曾多次访问难民营,积极参与全球人道与宁静事务,多次呼吁结束地区冲突,尤其关注乌克兰和加沙等地区。方济各也因此以关怀弱势群体、支持难民和推动教会改革著称。他在任期间,天主教会逐渐转变为一个更关注社会边缘者的机构,也成为多个国际人道组织的重要道德后盾。 正如他在《愿祢受歌颂》中所言:“我们面临的不是两场独立的危急,一场是环境危急,另一场是社会危急,而是一场既是社会危急又是环境危急的复杂危急。”他所推动的人类发展观并不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视为终点,而是强调必须与贫苦群体、自然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共同发展并行。因此,方济各的拜别,可能意味着这种人道主义路线在教会和更广泛的全球社会中面临不确定性。对社会正义团体而言,这不仅是失去一位倡导者,更是失去一个能够在全球舞台上传递信仰、人性与行动同一理念的领袖。 他曾是许多跨国非政府组织、环保主义者、人权倡导者的重要精神盟友,而在他之后,这种实醋与宗教间的盟友关系是否仍能维持,仍是未知。继任者是否具备同样的全球伦理视野和道义勇气,将决定天主教会在将来可否继续发挥其全球性伦理的引领作用。 国际政治的悬空:道义之声的暂时空置 作为全球13亿天主教信众的精神领袖,教宗的声音常常超越宗教范畴,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股独特而重要的道义力量。方济各在任期间曾多次积极参与全球冲突中的调解与呼吁。他最早的一项努力之一,就是为叙利亚危急发起全球性祷告守夜活动。正云云前学界与媒体所分析的,这一举措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内战的直接军事干预。如今,这种软实力的支点骤然失落,世界政治格局或将进入一段缺乏宗教道德引导的“悬空期”。 在其他重大冲突中,比方巴以冲突以及俄乌冲突,方济各同样持续表达对宁静与正义的关切。他始终致力于弥合分歧、促进对话,而非简单地谴责侵犯或压迫。这种“中立而仁慈”的态度为他赢得了部分人的尊敬,但也招致了另一些人的批评。有观点认为,方济各的做法过于注重“消极宁静”(即冲突的暂停),而忽视了“正义宁静”(即冲突根源的公正解决)。但也正因云云,他赢得了部分对立阵营的信任,成为少数能穿梭于敌对界限之间、提出对话可能性的声音。 如今,伴随着方济各的离世,宗教界声音暂时沉寂,国际社会或将面临更深的分裂与不信任。在中东、东欧乃至全球南方,方济各所代表的那种既有汗青厚度又具当代同理心的道义干预方式,恐难在短期内被继任者完全复制。方济各的外交风格被称为“梵蒂冈软实力的再定义”,既不依靠武力,也不倚仗经济,但却拥有极强的道德感染力。 在对南半球贫苦国家的持续访问中,他展示出来自“全球南方”的视角,为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一丝温情的人文维度。如今,如许一位能在G20之外为地球的缄默沉静者代言的声音沉寂,全球政治生态少了一位非官方但至关重要的道义参与者。 方济各的继任者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动荡与分裂不断加剧的国际局势中维持梵蒂冈作为道义斡旋者的地位?而在梵蒂冈的方针逐渐明朗之前,国际政治或将在没有教宗软势力参与调和的情境中独自前行。 教会的将来:改革与保守交汇的十字路口 方济各的离世将教会的将来重新置于浪尖之上。只管他的领导留下深远影响,但为继任者带来诸多挑衅。教宗去世后,新一届教宗的选举(即机密的枢机主教会议)将于5月6日至11日之间举行,需有三分之二多数票方可选出继任者。继任者是否会对峙上一任教宗的方向,继续推进改革?是否会在女性参与、性少数群体接纳、教区透明化等方面有所突破?如果迎来一位更为保守的教宗,教会与世界的将来又将何去何从? 这一问题不仅关乎教会内部运作,也关乎全球天主教信仰者的将来方向。方济各以其一生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所开启的,不只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而更是一种教会走向更人性、更开放的可能性。 圣座空缺之后,谁能接过牧杖? 随着教皇方济各的辞世,圣座再度空缺。谁将接过圣彼得的牧杖,成为全球13亿天主教徒的新精神领袖?只管选举过程高度保密,但下一任教皇花落谁家已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有西方媒体与宗教评论员认为,本次选举的候选人名单呈现出“地理平衡性”与“意识形态博弈”的交织。数位可能成为首位亚洲教皇的人选或数百年来首位黑人教宗的候选人都在热门人选之列。 如果仅以教徒增长速度作为标准,下一任教宗险些必定来自非洲。非洲如今是全球天主教增长最迅猛的大陆,贡献了全球教会增长的一半以上。据统计,非洲天主教徒数量在短短一年间从2.72亿攀升至2.81亿,占全球总数的五分之一。 彼得·图克森——这位加纳籍枢机,或许是非洲教会的有力候选人。他曾就气候、贫苦与全球不平等等议题公开发声,同时在同性恋议题上态度微调、呼吁非洲国家宽容立法。然而,图克森仍教廷内部的权力结构障碍。马耳他神父奥多佐尔指出,只管非洲枢机数量比年来有所增加,但他们在教廷仍缺乏“真正的决策权”,这一点可能成为拦截非洲籍教宗产生的壁垒。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彼得罗·帕罗林依然是最受关注的“稳妥选择”。身为现任梵蒂冈国务卿,他代表着方济各路线的延续,同时也拥有梵蒂冈内部资源与人脉网络的支持。帕罗林的批评者认为他是一个当代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将意识形态和外交解决方案置于严酷的信仰真理之上。而对他的支持者来说,他是一位勇敢的理想主义者和热切的宁静倡导者。 在亚洲地区,亚洲候选人路易斯·塔格莱一度被视为教宗接班人的热门人选。菲律宾是全球天主教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塔格莱本人则是温和进步的代表人物。塔格莱曾任马尼拉大主教,若当选,塔格莱将成为第一位亚洲教皇。然而在罗马教廷内部,他的影响力似乎渐渐被边缘化。 其他的潜伏候选人也进入了公众的关注视野。以慈悲态度著称的马泰奥·祖皮,担任巴以冲突调停角色的皮尔巴蒂斯塔·皮扎巴拉,以强硬保守主义闻名的罗伯特·萨拉......在教皇选举正式睁开之前,这场信仰的接力依然悬而未决,成为各方势力的博弈焦点。 (本文作者:赵益禛、李林书) 我们是国际关系领域的青年学人团队,关注全球治理、商业风云、社会文化,旨在促进国际理解,让世界各地的相互听到。欢迎腾讯新闻的读者们持续关注我们的作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3A0683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